经商之道
科普|近期支原体肺炎发病率缘何上升,是否容易引发白肺?
2023-09-19 16:41  浏览:408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期以来,我国肺炎支原体肺炎(又称“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部分南方地区上升明显。支原体肺炎发病率为何上升以及是否容易引发白肺,这些问题也引发关注。

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秋冬季,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值得注意的是,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是支原体肺炎主要传播方式。

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从我们这边观察到的情况看,今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确实比往年高了20%到30%,这一方面跟新冠感染后人体免疫以及气道内环境受到一定影响有关;另外一方面,过去三年,大家习惯佩戴口罩,减少了很多呼吸道疾病传播,但也导致人体获得免疫力下降。”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这样表示。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胡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三年,新冠疫情流行下,大家活动相对减少,一定程度阻挡了支原体肺炎这类疾病传播,人们对支原体的抵抗力也相对会减弱。如今,新冠疫情防控已放开,人员流动密集,再加上佩戴口罩的行为减少,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另外,也有感染科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冠疫情出现后,人们对各类呼吸道疾病的治疗重视程度增加,相应地主动去医院开展检测的行为在增加,这也导致更多的支原体肺炎被发现。

多位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支原体肺炎导致的白肺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

白肺实际上是影像学中的一个口语化表述,正常组织的肺组织中有很多肺泡,肺泡中填充了空气,在X光和CT扫描下显像是黑影。当肺部有炎症、炎性渗出的时候,X光线透不过去,显像就变成了“白肺”。

“不是肺部有炎症就是白肺,白肺的炎症程度更高。随着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增加,不排除会有一些白肺的病例出现。但一般而言,支原体肺炎导致的白肺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对于多数人而言,支原体肺炎仍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胡洋表示。

“支原体肺炎引发的白肺并不多见,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比,该疾病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以干咳为主,偶尔会咳白痰,重一些的患者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人群中支原体感染是比较多的,但因为有免疫力,也不一定会发病。小孩子由于自身免疫力还未发育完善,感染后相对更容易发病。”上述广州三甲医院医生这样表示。

值得一提地是,今年2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也印发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规范化水平。该指南显示,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是重点是早期识别和治疗SMPP(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和FMPP(暴发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最佳治疗窗口期为发热后5-10天以内,病程14天以后仍持续发热,病情无好转者,常遗留后遗症。

胡洋表示,目前还没有可预防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家庭卫生清洁;同时尽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在流行季节,注意室内通风,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发布人:d1f0****    IP:120.244.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