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老师说,在物理学行业里,你看什么样的论文,决定了你在学术科研道路上能够走多远。
意思是说,如果你只愿意看些二三流的容易读懂的文章,大概率你的科研也走不到很高的高度。
吴军老师介绍了关于如何培养阅读文献的品味的事。杨振宁教授曾在课堂上讲过如何培养阅读物理学文献的品位,品位不够,了解的知识点再多,终成不了大学问家。
杨振宁先生是怎么说的呢?
具体来看:你习惯于读什么样的物理学论文,就决定了你在物理学领域能走多远。能够在众多论文中迅速找到那些品位高的,是成功的第一步。满足于随便拿来一些论文就读,看到一个热门的课题就去研究,论文再多也是二三流。
听上去,物理学论文离普通人有点远。
但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呢?你要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当然,能找到行家给自己讲讲是最省力的办法,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剩下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阅读了。
如何省时省力地通过阅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现实的需求。
但问题是,今天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同时,很多领域的信息也非常庞杂,我们在进入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时,不光时间少,而且选择困难。
这个时候该读什么呢?吴军老师借着杨振宁说到的阅读文献的品味来展开。如果单说“品位”有点虚,吴军老师就用三步阅读法,分享了他自己快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的方法。
进入一个陌生领域,首先要从阅读“正统”文献或者作品开始。然后就是阅读权威综述,再来就是学术专著。
通过以上三步——正统文献、权威综述和学术专著阅读,在每个领域的阅读品位,就已经比较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