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困难门诊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学习成绩差就是学习困难吗?去看学习困难门诊的孩子,有哪些典型表现?孩子看过学习困难门诊后,成绩真的可以“逆袭”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门诊热度不断攀升
“孩子从小生长发育怎么样?”
“挺好的。”
“几岁会说话?”
“一周岁多点。”
“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现在注意力稍微差一点,但也不是特别差,建议您带孩子做一个智力检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已经有好几年了,现在依然是“一号难求”。诊室里,出诊的精神心理科医生汤欣舟正在和一对来自河北省的母子进行交流。面对前来就诊的患儿,汤欣舟都会和孩子及其家长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孩子专注力、智力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做出进一步的诊断。
“医生,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不上,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一点差,用药可以有所改善,但可能达不到您期待的大幅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您要多关注孩子身上的其他优点,比如性格好、懂礼貌。孩子将来拥有一技之长也是一种能力,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
汤欣舟每次在学习困难门诊出诊,都会和家长讲类似的话。
据汤欣舟介绍,学习困难门诊号源常常会约满,加上给复诊孩子开的加号,每天普通门诊量在40~50个。
通过梳理患儿情况,汤欣舟发现,前来就诊的孩子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孩子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读写困难等,这也是门诊中常见的类型;另一类是智力低下,孩子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差,难以跟上学习进度;最后一类是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孩子因为压力过大逃避学习,成绩变差。”汤欣舟解释。
同样受到家长追捧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最近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据了解,10月8日,该门诊开放后,预约时段的号源很快被约满。
近年来,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地儿童专科医院陆续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很多家长希望通过这个门诊,让自己的孩子走上成绩“逆袭”之路。
或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习困难本身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不匹配。也就是说,孩子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不好,这可以叫学习困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崔永华认为,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很多家长可能并不知道学习困难该挂哪个科室。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也是迎合社会需求的体现。
在崔永华看来,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学习技能障碍(孩子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抽动障碍(抽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抑郁症、焦虑症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学习困难门诊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也是大多数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率和就诊人数较高的疾病类型。它以注意力缺陷为主要表现,核心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集中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常伴有认知和学习困难,往往患儿智力基本正常。”崔永华表示,部分患儿在幼儿园阶段就会出现症状,比如过分活跃、调皮、不听话等。
“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岁以下的患儿主要是靠行为干预,5岁以上的患儿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行为干预。只要孩子智力没有问题,通过治疗和康复,孩子一样可以学有所成。”崔永华说。
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如何界定孩子是不是多动呢?崔永华给出两个方法。“一个是纵向比较法。如果孩子原来很安静,现在变得特别好动,非常闹腾,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我们就需要给予他更多关注或及时带他就医。另一个是横向比较法。孩子和同龄伙伴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他的表现。当别人都能按照老师的指令安静坐着,他却总是坐不住、小动作多,甚至经常插话,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时就需要我们多多关注。”
“聪明药”不是万能药
菲菲(化名)是崔永华在门诊中遇到的一个患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就诊时,菲菲妈妈告诉崔永华,菲菲平时很聪明,就是学习不行,上课时总是“神游”。
上课时,菲菲几乎不看老师,偶尔看老师时也是眼睛发直,基本处于走神的状态,但是坐得很安静,一动也不动。放学回家,菲菲经常记不住老师留的作业,写作业拖拖拉拉,两个小时过去了,可能连一个字都没写。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并不好动,只是以注意缺陷为主要表现。”崔永华解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以注意缺陷为主要表现;第二类以多动、冲动为主要表现;第三类是混合型,即伴有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经过系统的检查和诊断,菲菲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开始使用药物治疗。
服药一个多月后,菲菲进行了第二次复诊。“她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做作业也不用家长费劲地从头盯到尾了,一个小时之内多数作业都能完成。”菲菲妈妈说。
盐酸哌甲酯也称为“专注达”,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常见药品。由于它能够改善多动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并提高注意力水平,很多孩子服用后效果明显,因此,也被很多家长称为“聪明药”。
“是否进行药物治疗,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汤欣舟说,自己不仅是一名精神心理科医生,也是一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小时候,我总是丢三落四,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为了督促我,老师总把我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方便盯着。写作业用的橡皮、笔,爸爸总是给我买很多。就连家里的钥匙,爸爸也配备了十几把。”当时虽未用药,但由于家长的督促和自己的努力,汤欣舟依然顺利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后来经过检查,汤欣舟发现,自己其实是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她认为,如果当时了解这种疾病,进行药物治疗的话,学习可能不会那么吃力,也不会总丢东西了。“但是如果症状较轻,不影响学习、生活或者工作,也不必服用‘聪明药’。”汤欣舟说。
选择治疗机构要擦亮双眼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康复的一个方法。治疗需要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完成,并且要保证足够的疗程。
“攻克学习难关,扫清学习障碍”“新学期成长加速,别再让多动问题阻碍孩子进步”……记者注意到,社会上也有不少学习能力训练机构针对孩子学习困难,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读写困难等问题,打起了广告,常规课程收费标准约为每课时500元。
记者发现,有些学习能力训练机构宣称会对参与训练的孩子进行科学测评,包括问卷调查、软件测评、脑电测评等,之后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展学习能力训练,如脑电反馈训练、专业读写训练、情绪管理训练、行为纠正训练、心理辅导、沙盘训练。同时,以国外知名心理学专家和系统训练课程为卖点,吸引家长低价试听。
对于某些学习能力训练机构宣称的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名师,记者查询后发现,多数老师只有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注意力训练师岗位资格证书,并没有心理专业的资格证书。
带孩子在学习能力训练机构上课的家长,多数都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带孩子过来体验了一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了,期待后面的效果吧!”有家长说。
“非药物治疗有很多种行为矫正和训练,比如多动症患儿的行为管理等,家长可以参考。但是,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所有的非药物治疗都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崔永华强调。
对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引起学习困难的儿童青少年,家长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很多患儿首诊时,问起为什么来就诊,父母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不想上学。”汤欣舟说,孩子厌学的背后其实有很多心理原因,比如,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或遭遇了校园霸凌等,是“不能上学”,而非“不想上学”,家长千万不要武断地认为是孩子的态度问题。家长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对引导孩子走出情绪阴霾,进入正常学习状态很有帮助。
“孩子心情不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有些父母眼里,这些问题似乎并不重要,只要孩子能上学就行。建议家长转变观念,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学会多欣赏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总盯着孩子的缺点。”汤欣舟说。
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很多时候,父母的情绪比孩子还差。“建议这类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改变认知,不要总是一味地训斥孩子。孩子学习困难,不是孩子不努力、不争气,而是他可能生病了。”崔永华说。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记者 李君
策划:张灿灿
编辑:李君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MWWADW2】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