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下周一起,北京进入聚集场所的人员须接种疫苗!
2022-07-06 19:19  浏览:1075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7月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9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李昂介绍,前一阶段的疫情提示我们,公共场所特别是密闭且人员聚集的空间,一旦有隐匿传染源进入,具有很高的病毒传播风险,会产生“疫情放大器”的效应。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社会面疫情防控,发挥新冠疫苗接种在应对疫情中的有效作用,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有效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安全,尤其保护好感染风险较高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和从事公共服务人员,本市拟实施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主要有:

一是出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站(室)和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的老年人要尽快实现应接尽接; 二是进入线下培训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美术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健身场所、演出娱乐场所、网吧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人员须接种疫苗(不适宜接种人员除外),其他限流、预约场所优先安排已接种疫苗人员。

上述措施将于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起正式实施。


2022年6月5日发布实施的疫苗接种防控措施继续从严执行,具体为:

一是一线疫情防控、医疗卫生、社区、志愿者、交通、家政、家装、外卖快递等公共服务和城市运行保障人员以及参加重要会议活动的人员,原则上应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 二是参加本市团队旅游人员,应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 三是入住军休所、疗养院、养老院、养老驿站等场所内的老年人应实现应接尽接,探视人员和服务人员应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接种。

7月2日零时起,北京“健康宝”对疫苗接种状态的展示进行了优化升级,在京接种疫苗的市民朋友,疫苗接种状态可以与核酸检测结果同屏显示。京外接种疫苗的市民朋友,可凭接种记录或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展示本人接种状态;如有需求,也可以凭接种记录,到北京任何一个接种点进行补录,实现在北京“健康宝”展示。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接种疫苗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明显。接种新冠疫苗,刻不容缓,既是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也是为全市疫情防控大局贡献一份力量。

截至7月6日12时,北京全市已累计接种6254.30万剂、2340.4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361.83万人。全市累计为210余位百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最年长者达112岁。

为何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北京疾控解读

北京疾控中心提示,虽然病毒变异不断,但疫苗仍然有效。接种疫苗和进门扫码、核酸检测、佩戴口罩等都是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之一,都是有效的防控手段。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同时减少身边的人顾虑,大家都应该积极接种疫苗,为疫情防控大局贡献一份力量。

  •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


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尤其对患有基础病且抵抗力较弱老年人意义更大。根据香港权威发布的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7月5日的新冠疫情数据分析显示,超过95%的死亡病例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72%没有接种过疫苗。对于全人群而言,在此次香港疫情中,接种过三剂疫苗者的死亡率是0.04%,没有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是3.02%,两者相差75倍。

虽然病毒变异不断,但疫苗仍然有效。因此,建议所有适宜接种的人员都应尽快完成疫苗接种,特别是从事感染风险高的岗位,如一线疫情防控、医疗卫生、社区、志愿者、家政、家装、外卖快递等公共服务和运行保障人员,一定要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免疫再从事相关工作。

  • 老年人要先接种再“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600万,从各个国家报道的数据来看,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住院风险和死亡风险都显著升高,随着年龄增长风险增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更加重要和必要。尤其是入住疗养院、养老院、养老驿站的老年人,大多是集体生活的高龄老人,又普遍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保护这些老年人的最好做法之一就是接种新冠疫苗,提高针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

同时,为了全方位保护老年人,在这些场所服务的工作人员和探视亲属也应该完成疫苗接种,使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危害降到最低。

对于参加老年大学、前往老年活动站或健身娱乐活动场所的老年朋友,考虑到长时间娱乐健身活动中,很难始终保持社交距离、规范的全程佩戴口罩,所以更要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保护同伴。

  • 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打了疫苗更安心


一般来说,前往图书馆、博物院、电影院、美术馆、演出娱乐场所、网吧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人们都会停留较长时间,如果有隐匿的传染源进入,很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前往这些场所的人员除了进门扫码、规范佩戴口罩外,也需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和他人。

北京对进返京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这些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此外,李昂介绍,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这是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为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北京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的总体要求,避免层层加码、防控过度,同时考虑首都实际和适度从严、科学精准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株特性及我市防控经验,对首都防控政策措施进行以下调整:

优化进返京政策,保障人员正常往来。将14天内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调整为7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对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地级市其他县人员、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同时,按照“防控为主、统筹兼顾、稳妥有序、逐步推进”原则,分批有序恢复直航北京国际商业客运航班。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人:b8d8****    IP:223.213.0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