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并入选“广州市重点民生工程”。
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始终以“科技兴院、中西融合”为发展理念,聚焦肿瘤防治技术革新,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学科发展:搭建高水平医疗平台
医院自成立以来,持续探索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路径。从2016年开始,医院将临床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由康复医学转向肿瘤防治,建立以放射治疗为主导的肿瘤中心,持续整合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热疗等综合性治疗手段,既帮助患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还努力降低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医院引进多台国际先进设备,包括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体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仪/磁共振成像仪(PET/MR)、高配置直线加速器等。2024年,医院获批质子放疗系统配置许可证,成为华南地区首批具备质子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之一。
据了解,目前医院年服务患者超50万人次,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5%,高于当地行业平均水平。
肿瘤病房内,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副院长王洋说:“我院肿瘤中心刚建立的第一年,患者还不到100名,随着能力的提升,现在每天能够治疗450~500名患者。2024年,接受放疗的患者突破了1万名,大大满足了肿瘤患者的就医需求。”
肿瘤放疗:从精准到智能
王洋介绍,医院的放射治疗学科发展历经“设备引进—技术创新—模式升级”三个阶段:在肿瘤中心成立初期,医院引入华南地区首台四维大孔径 CT 模拟定位机等先进设备,搭建全数字化放疗平台;2020年,医院放疗技术成熟并进入技术突破期,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多模态影像融合靶区勾画体系,年放疗量突破8000例;2025年开始,医院开启智能化转型道路,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自适应放疗技术,完善了“影像+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医生使用放疗设备为肿瘤患者进行精准治疗
未来愿景:打造大湾区肿瘤防治高地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院长刘文卫说,医院将重点推进三大战略:首先是加速质子治疗落地。医院计划2026年完成质子治疗系统安装调试,针对儿童肿瘤、颅底肿瘤等开展临床试验,预计年服务能力达2000例;其次是多学科深度融合。深化国际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形成“精准放疗+免疫调节+康复干预”的整合方案;最后是进行智慧医疗升级,建立“影像-治疗联合实验室”,开发AI辅助靶区勾画系统。
“我们正从设备领先向技术引领转型。”刘文卫表示,医院将通过“设备+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建设,培养人才队伍,力争在2030年前建成国家级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肿瘤患者提供国际水准的诊疗服务,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公益支持:晖致医药有限公司
文:范恬宇 张政
审核:李天舒 李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