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北安市是黑龙江省辖黑河市代管县级市,因寓意“北方平安”而得名。“满足群众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远超说。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一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积极引进高端设备,改善服务,助力打造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努力让“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
医院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
党建引领,“一站式服务”惠及患者
导航机器人、自助挂号机、自助报告机、诊间支付系统等一系列智能设备出现在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诊室等地,这是医院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细化优质服务”理念的体现之一。近年来,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持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在各住院科室病房外都安置了集医嘱查询、报告查询、费用查询、费用缴纳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自助机,方便了患者。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医院坚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和完善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科学谋划医院“十四五”发展,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将党建写入医院的章程,让党建与业务契合更深、结合更紧、融合更实,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融入医院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和落实的全过程,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为全面提升黑河区域创伤医学发展及创伤救治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医院还积极开展“创伤救治中心”建设。1月9日,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黑龙江省首家县级医院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创建单位,建立集预警网络、分检、转运、救治、康复、随访为一体的创伤救治一体化系统,为创伤患者实施快速、精准、便捷、高效的治疗,有效降低了区域基层广大群众就医成本。
医院领导班子
先住院、后付费,开通生命“绿色通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要推进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为此医院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急危重症患者“先看病、后挂号”,优化流程、完善服务。为切实解决区域基层患者候诊、缴费“排长队”等实际问题,医院在区域率先实行急诊患者“先看病、后挂号”的医疗服务流程,有效提升就医效率,有力缩短了挂号及检查等缴费时间,努力让患者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路,极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二是“先住院、后付费”,破解难题、降低成本。目前,医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入围国务院推荐的 300 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医院,成为黑龙江省首家实施“先住院,后付费”制度的医院,为更多患者开通生命“绿色通道”,有力解决了很多经济困难患者就医难题。随着综合医疗能力的不断提升,2020 年,医院成功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自助缴费查询一体机
优化考核方式,为员工铺设职业发展道路
“这几年,我们一直都在优化考核方式,提高医院待遇,让员工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为员工铺设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王远超院长说,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改革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及动态核增机制,建立分系列、分层次、分级别的新型人事管理体系,构建了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现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为年轻医务人员拓宽成长平台,评价导向重医德、重贡献、重水平、重效果、重创新。通过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在院内营造对工作负责、对人民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氛围。医院绩效管理向临床倾斜,向一线倾斜,向高科技和艰苦岗位倾斜。
住院病房环境
人才带动学科发展,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医院目前有黑河市临床重点专科10个,下一步,医院将推进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效率。”王远超院长说,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引进力度,从患者健康需求出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二十几个项目填补了区域技术空白。
目前,医院已与坐落在通北镇的北安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医共体合作协议,积极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技术帮扶、医学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式,实现分级诊疗,真正做到“小病在基层”。
新建重症医学科
文:门雯雯
编辑:张昊华
审核:张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