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现场的交流直奔主题,会议室里的讨论直切要害,电梯间的寒暄三句话不离项目,就连共用工作餐时的聊天也是一场有关合作和发展的思想碰撞……记者在广东深圳采访的几天时间里,这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似乎空气里都散发着催人奋进的气息。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笔者,深圳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并以此跑出发展“加速度”,在很多领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深圳始终胸怀大局,高度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与一些地方携手书写了一份份协作帮扶的新答卷。其中,与广东省汕尾市的健康协作成效尤其值得称道。近年来,深圳市帮助汕尾市实施59个医疗卫生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6.22亿元,助力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01
智慧医疗走进老区农村
汕尾市位于莲花山南麓,是全域革命老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一些群众曾长期面临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现在,这一局面发生了明显改变。
记者在汕尾市捷胜镇军船头村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了这样的一幕:69岁的村民黄五妹在村里的电脑前讲述着自己的病情,深汕中心医院坐诊的专家隔着屏幕对其进行远程诊断,并给出了治疗建议。黄五妹表示:“我们真是有福气!不用我们往外跑,专家在电脑上就可以给我们看病了!”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深汕中心医院的建成与功能拓展。作为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建设的重大项目,该医院现已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日均门急诊量 3500 人次、住院 1000 人次、手术量 100 例次。为帮助患者减少跨县、跨市就医的奔波,该医院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基于医院一体化、智慧化的 5G 远程医疗平台,联合汕尾的多家县级、镇级医疗机构推出“ 5G 远程诊疗”服务。
依托此项服务,患者在汕尾市各区县、乡镇医疗机构及部分试点村就能与深汕中心医院5G诊室的专家实现面对面交流,还能通过线上平台同步打印医嘱,实现远程预约挂号、线上开药、药品寄送等功能。
“强化科技赋能,注重民生服务中的智慧技术运用,能远程解决的事就不让患者在线下来回跑,能一句话说完的事就不拖拖拉拉,这样的做法很‘深圳’。”深汕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张杰说,县、镇、村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关乎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健康权益。依托“5G远程诊疗”服务,该医院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下沉至县、镇、村,建立了完善的急救体系,能够确保基层患者在发病后得到快速响应和及时救治。他说,在该医院的试点村,有一名患者从发病到接受初步诊断,再到被送进介入室放支架,整个过程仅耗时76分钟。
目前,“5G远程诊疗”服务还被探索运用于汕尾市的一些镇、村卫生院的康养中心,为患者术后与后期管理提供了便利。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深圳援建的深汕中医医院。
02
中医医院填补领域空白
今年3月31日,深汕中医医院正式启用开诊,开放有心脑血管、风湿病、肿瘤科等专科门诊,特别设立名中医诊室。这填补了汕尾市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空白,实现了广东21个地市市级中医医院的全覆盖,也完成了全国293个地级市中医院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是深圳援建的又一项重大民生项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副指挥长郑小敏介绍,深汕中医医院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支持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深圳主动将与汕尾的协作帮扶工作融入广东发展大局,深度整合资源,为医院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该医院分两期建设,总规划床位800张,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项目投资约11.4亿元,其中深圳支持帮扶资金8亿元,约占总投资的70%,主要用于建设门急诊楼、综合住院楼及各功能分区建筑设施。
这家医院的建成开诊给当地群众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当地群众黄巍说:“以前看中医专家得往外地跑,现在市里有了中医院,我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正在康复科门诊接受针灸、艾灸、核桃灸等治疗的患者纷纷表示:“现在看中医方便多了。”“就医很方便,治疗效果很好。”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汕尾市民在深汕中医医院体验免费的中医诊疗服务。
这家医院虽然开诊仅3个月,但其专业的诊疗水平、规范的诊疗方案已被汕尾广大城乡居民所熟知。家住汕尾市区的张雪娇说,该医院刚开诊不久,她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县里的亲戚。在风湿病科等待就诊的吴郊说,他是从海丰县慕名而来的。
市级中医院也是地方传承中医国粹、弘扬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正如全国名老中医李赛美所说:“深汕中医医院开诊以来,海陆丰革命老区‘信中医、看中医’的氛围更浓了。”
深汕中医医院院长沈创鹏表示:“我们医院承载着省委、省政府对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深切关心,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深情厚谊。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科室建设,争取将医院早日建成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养、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高水平中医医院,为中医传承、区域发展、群众就医发挥更大作用。”
03
优质资源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
汕尾市陆河县地处粤东山区,全县0—6岁儿童约有3.5万人,有缺陷儿童约1000余名,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当地原有的医疗设施无法提供相应的诊疗和康复服务,导致许多患者不得不前往市外就医。
“海陆丰革命老区人民的需求单就是深汕协作的任务表,汕尾医疗均衡发展的痛点就是深圳帮扶的重点。”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民生事业部负责人曾凤林介绍,在实地考察调研中,深圳方面对陆河县儿童保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了解、综合评估。2021年,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安排帮扶资金450万元,援助陆河县妇幼保健院购置了44种156台儿童保健康复诊疗设备。
陆河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彭广泛表示:“感谢深圳的雪中送炭,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我院儿童营养、内分泌、视力、智力及语言发育等项目的发展水平。”
这只是深圳聚焦汕尾需求、精准输送医疗资源助力当地医疗领域均衡布局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深圳聚焦汕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投资789万元帮助该市急救指挥体系进行智能化升级,建设县域胸痛救治单元5个;投入650万元增配300台AED设备,实现汕尾全市公共场所AED全覆盖;协调深圳医疗企业捐赠价值 2000万元的医疗设备,助力汕尾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换代……
“组团式”帮扶是深圳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进老区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深圳医疗团队创新“管理+技术”双轨帮扶模式,每年选派20多名学科带头人挂职汕尾医疗机构,对口覆盖全市4个县区和10多个紧缺临床专科。帮扶专家团队实施“师徒结对”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每周教学查房、每月学术讲座、季度技能培训”长效机制,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20场次,培养本土医疗骨干300余人,带动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陆河县中医院等汕尾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看舌苔、把脉、提出诊疗建议……在陆河县中医院(河口新院区)门诊大厅一楼,挂职副院长邓茜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前来参加义诊的男女老幼提供热情的服务。这名陆河县百姓心中的“杏林圣手”来自深圳市中医院,自2024年4月带队开展“组团式”帮扶以来,她和同事帮助陆河县中医院开设了血液净化中心,有效满足了该县及周边透析患者就医需求;助力该医院针灸科入选广东省“十四五”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定期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了基层。
鹏城展翅心系革命老区,医路同行凝结深汕浓情。翻阅近年来汕尾市医疗领域的发展答卷,深汕协作的感人故事跃然纸上。当前,随着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扎实推进,深圳与汕尾的协作正在向着让医疗服务供给普惠均衡的目标稳步前行。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3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