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贤镇将“荒院变四园”创建活动作为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大力推进“荒院变四园”行动,鼓励村民盘活闲置宅院,把小花园、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镶嵌在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
绿树掩映,花香扑鼻,“幸福袁香菜”五个大字一字排开。“看,两侧的花朵和绿植,篱笆围着,看起来美观又整齐,还有这两侧的花儿颜色真好看,怪不得被称为‘幸福村’呢!”走在袁香菜的幸福大道上,道路两侧依次交替间隔栽种九月菊、月季花、木槿花、海棠花,真的是花在树下,村在花里,看着路边的美景,禁不住羡慕起这样舒适悠闲的农家田园生活。
为解决村里环境差,不能常态化保持的问题,袁香菜村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小组,通过走访群众,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以拆违建房、残垣断壁为抓手,集中攻坚,破解人居环境整治“拆”的难点问题,推进荒院变“四园”,在群众支持、参与、配合下,户户像花园的美丽乡村画卷在此展开。
“这个小菜园,原来是个破院子,里边都是杂草,现在种上了菜,看着就舒心。”“现在村里杂草堆、垃圾堆都变成了小游园,晚饭后大家在这散步聊天。”袁香菜村村民崔金梅高兴地拉着家常,“看着村里的废弃院落,慢慢地变成了菜园、花园、游园和果园,农村现在也不比城里差啊!”
袁香菜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间烟火气,就地取材,利用违建拆除后的废料,打造“四园”,既方便了群众种菜,又实现了菜园游园化,将乡村‘死角’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幸福角”,彻底解决人居整治后反弹的现象。
陆续建起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都是由群众的危旧房、荒院子、空宅基地改造而成的。“一天跑好几趟群众家里,了解他们的想法,电话都快给人家打‘爆’了,说了一次不同意,就说第二次,讲讲改变的好处,就这样在充分尊重院子主人意愿的基础上,对闲置废旧院落进行改造,‘变废为宝’,现在不仅解决了各家‘菜篮子’供应的问题,还美化了环境,村民都非常满意。”袁香菜村支部书记袁希伟兴奋地讲着。
沿着幸福大道向西继续走,乡贤馆映入眼帘,“走出去、放开眼界,贡献社会。盼归来,不忘桑梓,回馈家乡。”主墙上几个大字赫然入目,为推进乡贤文化提供了阵地,拉近了村民间的关系,提升了村内的文化氛围。包村干部乔福军热情的讲到,“在明朝,袁氏先祖—袁福瑞,曾担任浚县农官,掌管农业农事,受百姓爱戴,现在村里还有上马石、下马石之故事流传,我们搜集了一些史料,下一步要将袁福瑞忠君爱民的事迹再核实,记录流传下去,传递正能量,让村民爱家爱乡,让村干部以浑厚的为民情怀,做细做实民生工作,持续优化改善人居环境。擦亮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
出门见花、移步入园、推门闻香、抬头赏景的愿望在袁香菜村已然成为了现实。万家灯火生欢烟,是归属感、是回忆、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