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读书的意义,作者给出了互动一词。
我的理解从与作者、文本的互动,变为与自己的互动。
判断一本书读了之后到底有没有用,就看她是否达到了与自我的对话,实现自我的成长。
读完《教学机智》后,一直想二刷,因为我觉得只读一遍收获不足,还有遗忘的可能。但是今天却是没了这种执念。
我一直为自己不够机智而自卑,但是读了《教学机智》后,我明白人最大的机智是在爱上得出的。作为替代家长,我要关爱孩子,一旦有了这个立场,就可以实现教育机智。
想想,教学中,我做过呀。
那个黑色笔调的孩子,尖锐地指出:老师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安慰我,是让我上进,不是真的夸我。
我从事实出发,告诉他我就是这样想的,他的思维就是如此独特,别人写不出来。
我夸那个长头发的女孩:最近真的不错,进步很大。她不可思议:真的吗?我说:是啊,你看你现在能背出这么多课文了,还有问题可问,这就是学习的发生呀。
那个努力好强的孩子,听到作文分低于同桌3分立刻涨红了脸,眼泪汪汪。我拿过她的卷子,一点一点分析她的作文,肯定优势,指出不足。在一问一答的时光流中,她慢慢平静。也许此刻的她还不知道成长型思维比成绩更重要,但是她明白了知耻而后勇。
有什么可自卑的呢?关爱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学生喜欢的老师。
还是要自卑呀,为何关键时刻就忘记了呢?为何劝学生的话不能用在自己身上,为何不能释然呢?
每一次重大的场合,想想《教学机智》,把那个小小的我拉出来,自然而然地上台,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每一本书,读过之后只留下一两个对自己生命有所启发的词,就实现了它的价值吧?
《学记》我不会背,但是我得到了震撼,最好的教育方法先人已知——尊重孩子,因材因时施教。
《史记译注》读完什么也没有记住,但是知道了“比较与发问”,为何要写她不写他?为何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地方叙述方法不一样?读书也要如此,尤其是整本书阅读,通读概述是首要环节,然后比较设想。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很多情节已经遗忘,但是老师的做法让我震撼:即使撒哈拉多次一字不写的时候,依然没有放弃,而是用“别忘了你是作家”代替。这种不放弃的行为让我深深佩服,不放弃一个孩子可以是循循善诱的说教,还可以是寥寥数语震撼人心的话语。循循善诱的说教是我习惯用的,那之后,我学会了一两句信任的鼓励给学生希望。
……
走过的路不会白走,读过的书不会白费,的确如此。每一本书都是一扇新世纪的大门,我不知道我手中的麦穗是不是最饱满的那朵,但是当下,这些词入了心,化于形,就是最好的收获。
谨以此文送给最近懒于读书却依旧坚持翻几页的自己吧,过了今天,读书更是一次次穿越,我流连忘返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