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到什么程度要吃安眠药?会上瘾吗?
2023-03-29 19:35  浏览:745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夜间辗转难眠,白天昏昏欲睡,心情烦闷焦虑,形成恶性循环……有些人认为,睡不好那就吃安眠药。其实,睡眠障碍不能简单用睡眠时长来判断,更不能盲目服用安眠药。失眠者该采取哪种治疗方式,需要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诊断。


根据中国睡眠学会的统计数据,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也就是说,超过3亿的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比如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还不能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比如晚上醒来超过2次,醒来时间超过30分钟,或醒后难以再睡着;早醒,比预期时间早1小时醒来;感觉睡不安稳,睡醒后还是觉得很累;第二天白天疲劳,全身不舒服,情绪不稳定,爱打瞌睡,影响工作和学习。

这么多人发生睡眠障碍,都需要治疗吗?不需要。失眠分为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偶然发生短期失眠,不必过度焦虑,只要适时调整,恢复正常作息习惯即可。超过3个月的慢性失眠,大家需要特别警惕。

了解常用安眠药


常见的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如阿普唑仑、地西泮、三唑仑;非苯二氮䓬类,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治疗时优先选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这是第三代治疗失眠的药物,半衰期短、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较少,成瘾性较低,催眠作用较好。

苯二氮䓬类药物相对半衰期较长,可维持长时间睡眠,次日残余效应明显,易产生日间困倦;具有明显的肌松作用,使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老年人应避免使用;还具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禁用;容易造成药物依赖性和戒断症状。

其他镇静催眠药物还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组胺H1受体拮抗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需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用。

避免用药误区

误区一

睡眠时间减少

就吃安眠药

有些人认为,一定要睡满8个小时,才算正常睡眠,一旦睡眠时间减少,就感到焦虑,需要服用安眠药。这是错误的想法。其实,睡眠的最佳时长没有绝对标准,每个人有不同需求。总体而言,青少年和成年人每天要睡够7~8小时,婴幼儿一般需要10个小时以上,老年人一般睡够6~7小时就可以了。有短期失眠不必太紧张,可通过放松心情,按时作息等生活方式来调整。如果发生慢性失眠,则要尽早寻求专科医生的治疗。


误区二

不吃安眠药

担心睡不好

不吃安眠药就睡不着,表明失眠者对安眠药产生依赖性。通过调整行为方式、心理因素、药物治疗等方面,可以消除这种药物依赖性。在心理方面,要正确认识失眠的问题,放松身心,消除对失眠的过度关注和恐惧;在行为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作息规律;在药物方面,由医生进行个体化、规范化调整,还可以结合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逐步减少用药,从而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误区三

医生开药太麻烦

自己找药吃

安眠药在我国属于管制药品,服用的剂量、频次、疗程需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处方,不可私自购买使用。如果患者从其他渠道获取药物,自行服用,容易产生依赖性。患者长期过量使用安眠药还会产生耐药性,对身体危害更加严重。

误区四

怕吃药伤身

不按医嘱服用

有的人对安眠药抱着抵触的心态,担心服药有副作用,因此,没有听从医生意见,自行减量或者服服停停,结果使失眠长期不愈。其实,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安眠药均经过严格把关,一些副作用大、成瘾性大的安眠药已经基本不用或被严格限制使用。因此,需听从医嘱,规范足量用药,不用过于恐慌。如果失眠情况好转,也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逐渐减药或换药,不可一下子停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很多失眠者的病情反复就是由于减药不当引起的。

主要用药禁忌

大家在使用安眠药改善睡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用药禁忌。例如,服药期间不宜饮酒。酒精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酒后服用安眠药,会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

治疗期间,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师正在服用安眠药的品种、剂量。部分安眠药容易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轻则引起其他药物疗效下降,重则引起安眠药中毒的不良反应。

应在睡前洗漱完毕后,躺在床上时再服用安眠药,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神经抑制。特别是起效较快的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服用后20分钟左右即可入睡。曾有人服药后又起床洗漱,在洗手间因药效发作而睡着。因此,要等睡前所有准备事项完成后,上床时再服用安眠药。

服用安眠药(特别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后,一些患者第二天可能出现嗜睡、头晕、反应力和注意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服药期间不宜从事驾驶车辆、高空作业等工作。年老体弱者机体代谢功能差,容易造成药物蓄积,应谨慎服用。

孕妇忌服安眠药,因为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哺乳期妇女如果服用安眠药,其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母亲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需避免喂奶。

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应定期随访,进行血液生化检测。

总之,失眠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风向标。治疗失眠障碍不能仅靠药物,还要采用综合措施,才能标本兼治。安眠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逐渐减药,最终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林红

整理:陈静

策划:吴卫红

编辑:余运西 刘洋 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853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