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
平庸公司的厚黑学
在这个时代,各种研究企业管理、商业模式、创新之道的书和文章实在是非常之多,大概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思想和套路来。平时大量阅读和谈论的这些东西其实有个系统偏见。
——过分关注了成功和高调创新的公司。
左手谷歌右手Facebook,内有马云外有马斯克,这些公司、书和理论当然都是极好的,但可能忽略了一点:这些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非常罕见,极其特殊的公司。有句俏皮话说现代心理学理论应该都叫“大学生心理学”,因为研究人员用的受试者一般都是在校大学生 —— 那么根据这句话的精神,我们是否应该把市场上大部分讲管理学的书称为“硅谷管理学”,因为它们研究的其实都是硅谷式的创新型公司。
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司,并不是像谷歌和Facebook那样运营的。
那些普通的、平庸的、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值得写书,没有青年偶像式的CEO,甚至可能患有大企业病的公司是怎么运营的呢?在这样的公司或者组织里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篇Aeon上的新文章,作者是伦敦城市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André Spicer,标题是Stupefied:How organisations enshrine collective stupidity and employees are rewarded for checking their brains at the office door (愚蠢化:为什么组织会供奉愚蠢和奖励雇员不带脑子)
答案是,平庸的组织,是靠愚蠢运营。
这句话听着挺极端,但他给了很好的解释,说明为什么你必须愚蠢 —— 实际上是必须假装愚蠢 —— 才能在平庸的组织里很好地生存下去。具体来说,组织的愚蠢化来自五个方面。
1.流程和条例
比如你是一个刚从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踌躇满志地加入了一家很有名气的咨询公司,你的第一个任务,是深入到客户公司去,帮客户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如果你真的发现了客户公司业务的三个重大缺陷,还兴冲冲地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你根本就没上道。
公司为客户服务的商业模式早就有固定流程了。可能客户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份漂亮的PPT而已。你要做的就是上自己公司内网,找些现成的套路,把这份PPT给做出来,给人制造一个专业的印象。如果你真想在流程之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提出别人“致命的”问题,客户可能反而非常不高兴 —— 客户花钱购买咨询服务,不是为了听你一个新人指点江山。
大组织都是靠成熟的流程和条例运行的。一个医生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清单的一个个勾选框上打钩而已!按条例走,能确保工作顺利完成,能确保谁来了都能提供同样质量的服务。
更有甚者,大组织的“动脑时刻”,也就是着手制定新条例的时刻 —— 而不是解决新问题的时刻。新条例定下来了,人们就假装问题已经解决了。
2.领导力
“领导力”这个词现在已经泛滥了。领导们读各种书,上各种培训班去提高自己的领导力。据统计,美国企业每年要花费140亿美元来提升领导力,而结果是……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知识密集型的组织里,雇员其实都是自我激励的,根本不需要上面给来个什么领导力!大部分所谓领导,每天干的事情其实就是开会、填表和传递信息。作者说,有个公司的领导张口闭口都是领导力,宣称自己是个开放型的领导。然后他就问这个公司的雇员,你们领导都干啥了?
雇员说,他每天早上请我们吃早餐,每年还给我们搞一次啤酒品尝会。
3.换品牌
前几年中国大学有个改名潮,各种农机学院、纺织学院纷纷变身为“科技大学”,这个动作,就是改变品牌。对公司来说,这个做法也是屡见不鲜。换个品牌,同时再换一个更漂亮的logo,表示革新的态度……而实际上,真正更新了的,也就是品牌和logo了。
很多企业家爱说品牌就是自己公司的形象和生命!但是如果私下问他,你们卖牙膏的,到底怎么卖才能卖得好呢?他如果老老实实地跟你说的话,那就是“关键在于促销。没人对牙膏感兴趣,什么时候搞促销活动什么就时候卖得好。”
4.模仿
企业家追起星来,跟女中学生追逐名牌没什么区别。昨天马云又说什么了?谷歌又搞了个什么新管理理念?甭管是大数据还是专注力,咱公司也上!
这种刻意的跟风,往往不起什么作用。比如现在美国特别流行的一个企业理念叫做“多样性”,也就是说,你们公司你的雇员绝对不能全是白人男性,最好各种族、各年龄段、各种宗教信仰、男女都有。这个理念背后的理论支持是如果人员越多样化,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们公司的决策就越科学。而且这还特别政治正确!
但是有一项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研究表明,多样性根本没有带来什么正面效果,甚至都没有让这些公司的员工变得更宽容。
5.企业文化
有个高科技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改变,他们每隔几年必须要搞一次大的变革,结果什么有意义的效果都没有。人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改变,别的公司变革的逻辑是什么,反正既然现在又有新的东西了,我们公司也得变。
有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正能量”,公司上下牢记的口号是“我们不要问题,我们只要解决!”结果没人敢提问题,没人敢说实话,上上下下刻意维持一团和气 —— 外人观察之后的评价:这不是一个公司,这是一个宗教。
那么为什么这些组织和个人,会愚蠢到,容忍自己被“愚蠢化”呢?这是因为从短期利益来讲,愚蠢是有好处的。按流程做了,就不会有人找我麻烦。大谈领导力口号,我就容易获得提拔。模仿谷歌,外界就会把我们当成世界级的创新型公司。推出新品牌,领导层不用痛苦的变革就能给公司一个新形象。强调企业文化,员工的忠诚度才能提升。
愚蠢化的真正问题在长期。iPhone 2006年就出来了,天大的威胁就在眼前,而诺基亚公司从2007到2013年,整个高层强调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是正能量!高层听不得坏消息,底层就只汇报好消息,结果公司一步步走向深渊。
如果不幸身处一个平庸的、愚蠢化了的组织,应该怎么办呢?提出了六个建议,分为四个普通厚黑功夫和两个高级厚黑功夫。
普通厚黑功夫,可以保证你的生存:
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出错也是领导的。
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竞争对手开始学谷歌了吗?咱也学谷歌!错了难道还能是我的责任?
用各种专业术语把别人搞晕,这样你就不用真干事儿了。
如果要做一件什么没有把握的事儿,担心可能要出错,要事先告诉所有同事,这么做纯粹是为了多挣钱。这样万一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错的,你可以说这是因为公司的激励制度有问题 —— 而不是你的智商有问题。
高级厚黑功夫,可以给你带来升职:
见好就收。愚蠢的做法在短期往往是有好处的,这个项目的好处一出来,你就赶紧拿功劳走人,将来出了毛病也找不到你。
少下功夫干活,多下功夫做PPT。表现得漂亮比把事儿作对更重要。也许你的PPT里有很多错误的东西,但这没关系,万一出了问题就说领导当时没有仔细看我的PPT —— 其实领导根本记不住你的PPT里有什么。
组织愚蠢化,可不是什么心理学问题或者行为经济学问题 —— 不是因为领导人愚蠢,才让组织愚蠢化。愚蠢化往往是有意为之!因为愚蠢化能带来短期的好处。
评论
为什么这些愚蠢化了的组织还能在市场中长期生存?答案是市场竞争其实没有读书人想象的那么激烈 —— 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市场的效率没有那么高。
创立初期的公司,什么资源都要自己争取,品牌、商业模式和客户关系要慢慢建立,那是绝对不可能靠愚蠢运行的。一旦这些东西已经建立起来了,一套成熟的制度就是让公司持续赚钱的保障。这个工作方法已经被证明是好使的,客户已经接受了,为什么不把它变成流程呢?江山已经打下来了,不需要什么特别高明的领导就能让公司平稳运行,何必计较什么叫真正的领导力?
如果不出事儿,大部分公司就能这么一直生存下去。刚招进来的年轻人如果不服这一套,非得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对公司的效率反而是个威胁。
普通打仗根本不需要特别聪明的士兵,你保持队形就行了。愚蠢化,恰恰是效率的保障。
直到遇到危机为止。
由此得到
厚黑学的处世之道。——啊不对,是对真实世界的一个认识……
知识点二:
极端式成功者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想要极端的成就,大概需要三个条件:
1. 天赋;
2. 找到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使命;
3. 为之付出一切,过一种极端的生活。
怎么把个人的工作效率发挥到最大。讲时间管理、各种工作方法的书也读过很多本,尝试过一些方法,但总是不满意。完成的事儿比我想干的事儿少太多,也许家庭、工作和业余爱好这三件事儿中,最多只能选两件。
把心目中“一个人到底能做到多大效率”这个答案的上限,给提高一点。
也许对个人效率的传统认识是错的。一个现代人,借助各种现代化工具、借助现代社会提供的先进基础设施,借助身边优秀人物的帮助,如果他本人足够厉害,他就可以同时做好很多事。
一个比较成功的记者,但是因为家里生了小孩,感觉写书、采访和照顾家庭这三件事实在无法同时做好,于是就想向哈佛大学教授Atul Gawande(阿图·葛文德)求教。这位阿图·葛文德,除了哈佛教授之外,他还是:
一位很厉害的外科医生
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
世界卫生组织的顾问
一个医疗创新公司的主管
自己创办了一个非营利组织
《纽约客》等媒体的撰稿人
写了三本书,都上了纽约时报排行榜 —— 其中两本,都有中文版:《清单宣言》和《最好的告别》
遗憾的是葛文德拒绝了这位记者的采访请求,因为他太忙了。过了一段时间,记者才从一位二人共同的朋友处得知,他所说的“太忙”,不是忙于工作,而是忙着跟家人一起外出度假和参加摇滚演唱会去了。
他的事迹只是告诉我们,现代世界中个人效率的上限,可以很高很高。
两位可能比葛文德更有名的人,一位是女理论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l),一位是特斯拉和SpaceX等公司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非常庆幸,有两位作家旁观、甚至参与了他们的生活。
马斯克现在几乎人人都熟悉,过几年也许他的声望会像乔布斯一样大。兰道尔是现在活跃的最有名女理论物理学家,在希格斯粒子和暗物质这些热门领域有了不起的工作,有人猜测她可能会拿到诺贝尔奖。不过对公众来说,兰道尔出名是因为她业余时间写了三本物理学科普畅销书,这些书我们专栏将来要专门介绍。兰道尔还给某歌剧写过歌词。
《纽约客》杂志上有篇文章,The Dark Energy of a Theoretical Physicist(一个物理学家的暗能量),说的正是丽莎·兰道尔。
作者Nell Freudenberger是一位女作家,她想以兰道尔为原型写个小说,想采访又怕人家不来,就说自己喜欢冲浪,邀请兰道尔一起去海边冲浪。作家事先调研过,兰道尔非常喜欢攀岩和滑雪。
结果到了约定的这天,作家赶到海滩的时候发现兰道尔已经先到了,正在独自冲浪。五十四岁、身材良好的金发女郎兰道尔说这是她第一次冲浪 —— 可是作家一看,兰道尔冲得比自己强多了。
不论如何,二人关系不错,此后有了多次接触,有机会对兰道尔的生活有了一点了解。
兰道尔是三姐妹中的老二。她的大姐是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患者,拥有“雨人”般的超强记忆力 —— 这是一个著名的“天才病”,但是症状严重的话无法正常生活。兰道尔和她的妹妹也许也有这个症状,但肯定不严重,二人都是从小就很厉害,现在她妹妹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兰道尔可能是个天才。事实上她十七岁的时候得过西屋科学奖 —— 这是美国高中生在理工科方面的最高奖。不过在我看来她更有意思的一个事迹是,五岁的时候曾经有段时间,彻底不说话。她妈妈知道这孩子聪明,也不怎么担心,认为她纯粹是为了获得关注。兰道尔后来的解释是,因为她“只想说真话。”兰道尔跟作家说,她如此努力的原因之一,是如果自己真有天赋的话,不想辜负了这份天赋。
文章中介绍了兰道尔的工作成就和她写作科普读物的事迹。不过文章中更有意思的是,作家讲了二人相处时,她注意到兰道尔的一个做事风格。
兰道尔很忙,做事之前都要有计划,计划可能会变来变去,而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她非常关心自己在每一件事中能得到什么。
比如有一次她在某地攀岩,途中兴之所至,临时飞去另一个地方参加图书节,结果听了作者的报告感觉不好,又觉得白费了。有一次作家跟兰道尔住的海边只相隔半小时路程,二人用手机短信讨论要不要去海边看星空,讨论了一个小时 —— 兰道尔的主要担心是当晚可能多云根本看不到星星。
最后二人去了,果然多云,不过云层中还是能看到些许星星。这时候有个细节,兰道尔试图把一颗人造卫星指给作家看,但作家没能看到。
《纽约客》这篇文章有点平淡无奇,简直就是一个普通女性说她跟闺蜜之间的点点滴滴。可是从这些点滴之中,还是能看出三件事来:
兰道尔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得多,而且极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兰道尔不但物理厉害,而且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包括业余爱好在内,都有不寻常的追求,不怕折腾。
兰道尔做事的目的性很强,总想得到结果和发掘意义 —— 宁可花很多时间计划和改变计划,也不愿意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兰道尔这是一种极端的生活方式。
但是还有更极端的。关于伊隆·马斯克,现在已经有专门讲他的书了。Quora(相当于美国的“知乎”)网站上的一篇问答:How can I be as great as Bill Gates, Steve Jobs, Elon Musk?(我怎样才能像比尔·盖茨、乔布斯、伊隆·马斯克这些人一样了不起?)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伊隆·马斯克的前妻,贾斯婷·马斯克(Justine Musk)。而且贾斯婷本人正好也是个作家!
贾斯婷的答案,一句话总结:极端的成功,来自极端的人格。
一般人对成功的定义大概是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之类。马斯克这种级别的人物想要的,可不是这种“小确幸”生活。
他们心中有几件极端的大事,是使命的召唤。为了做成这些事,他们宁可做出很多牺牲:
被视为不通人情世故的怪人
跟家人搞不好关系
不得不参加一些毫无意义的会议,看身边人不顺眼
日复一日的睡眠严重不足、飞行时差、精神疲劳
孤独感、挫折感、深夜灵魂的追问
表现出孤独症、阅读障碍症、注意力紊乱症等各种症状,经常跟人争吵
……
而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眼光跟普通人很不一样。他们关心的是这能不能带来新想法,能不能用一个前人没用过的办法办成那些极端的大事。
马斯克想干的事是互联网(因此创办了Paypal),新能源(因此创办了特斯拉公司,而且亲自参与了汽车设计),和让人类移民火星(因此创办了Space X公司,目前正在屡败屡战)。
人要想过得有意义,应该追求“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 self”,也就是那些比你自身更大的东西。
贾斯婷在这篇回答里说,如果工作本身对你没有驱动力,你追求的不是把什么大事办成而仅仅是想让自己看上去了不起的话,你就别想这种极端的成功了。
更何况,也只有当你追求的这个事业特别大,你才能激励身边的人,让这些人能忍受你和帮你。
可是光有理想肯付出还不行,你必须还得身体好能撑得住。
总而言之,没有极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别想取得极端的成功。
评论
有个特别流行的段子,说一个商人跟一个渔夫对话。渔夫问,你那么努力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商人说,等我有了钱就可以买个海岛,然后岛上天天钓鱼。渔夫笑了:你追求的,不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吗?
编这个段子的人,就好像“砍柴的以为皇帝挑个金扁担”一样没见识。
真正厉害的人物工作不全是为了赚钱,赚钱不是为了将来买个什么海岛钓鱼玩。说别人“承受那么大的压力,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不值得”的人,根本不明白别人心目中什么叫“值得”。
这些真正厉害的人物,有的人想的是干成一两件改变世界的大事不枉此生,有的人想的是在各个方面全面优秀,证明自己。
人对自我的激励,竟能激励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