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带着诗一样的心情忙碌人间
2023-11-02 20:25  浏览:8453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名师小传


特邀名师郝敬宏,教育部首批全国领航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辅导学生参加作文大赛,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名师小灶

“1992 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伴随着“怒涛卷霜雪”的钱塘江大潮,浙江率先掀起了商品经济的大潮,杭州在崛起,中国在崛起。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大地上到处涌动着滚滚春潮。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再到现在的杭州亚运会,中国申办国际体育盛会的浪潮势不可挡。每当申办成功的消息传来时,全国人民就会齐心协力,掀潮鼓浪,为盛会的举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给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见证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历程。

透过“申办潮”,我们看到了“科技潮”的激荡。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杭州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了最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场景。就在亚运会开幕的前几天,华为在发布会上推出了MatePad Pro,中国人造出了属于自己的5G芯片。华为经历了美国的芯片制裁,孟晚舟被扣押,却又一次浴火重生。一款手机的推出在华盛顿引发担忧,即制裁未能阻止中国取得关键技术的进步,这似乎应验了美国芯片制造商的警告——制裁不会阻止中国,反而会刺激其加倍努力,打造美国技术的替代品。中国人正以潮水般坚毅的精神,冲破一切阻止其进步的障碍,科技发展之浪潮气吞山河。

透过“申办潮”,我们更看到了“文化潮”的澎湃。无论是吉祥物的命名、外形,还是奖牌的设计,都充满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气息。中国人面对自己的文化也曾有过困惑与迷茫,但最终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找回了自信。从北京冬奥会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杭州亚运会的《富春山居图》《万里江山图》全息影像展出,从敦煌研究院到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人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华文化推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外国友人,也为国际事务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传统文化之浪潮历久弥新。

一个个浪潮交汇在中华大地,一个个奇迹由中国人民创造。潮起中华,我辈将再掀强国巨浪,续写新的传奇!

近几年高考越来越注重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比如2022年高考作文上海卷,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考生对此有怎样的思考。比如2019年的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在劳动不断机械化、智能化、可替代化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再比如,2020年,山东、海南实行新高考,在一道作文模考题中提到“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要求考生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思考,这也是一个真实情境下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那么什么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我们又该如何提升自己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上的能力呢?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文题都提供了相互矛盾、冲突的观点,比如有人觉得劳动很重要,它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有人觉得如今科技发达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所以轻视劳动。比如有人觉得提问重要,有人觉得结论更重要。这就是思辨性阅读材料的特点,创造有矛盾有冲突的情景或观点。

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有层次地表达出来,就体现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自己这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呢?在本书演练高分范文部分里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法国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人有了物质,才谈得上生存。”为此,第一要务是从自然中取得物质,生存下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这则材料里就有这样的矛盾处境,人类为了活着就必须要向自然索取,但要想生活得更好又要在索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尊重、保护自然,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索取与保护的关系,这就需要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

而该作文题下的高分范文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路径——

文章首先对观点进行了具象的创造性转化。这一点非常重要,文章由此设立了两个靶子“生存”与“生活”,这就让论证有了载体,有了场景,有了标的,写起来才会言之有物,而不是流于空洞的说理。

设立了两个靶子后,文章再用发展的观点将“生存”与“生活”联系起来:生存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存的更进一步。这样也就可以理解当年为了生存而做出的无奈行为,但当时采取这种行为并不意味着就要一成不变,当生存问题解决了,就要更进一步向更高的目标发展,那就是要生活,这时候我们就要自然补偿,这就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这就形成一种思维递进的论证结构,体现出作者的思维深度,也就达到了高考作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

结合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学习这种创造性转化与联系发展的论证逻辑,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框架。有了这个思维框架,我们就能构建自己的写作模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一定要注意的是,在矛盾型的思辨材料中,我们文章的立意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掉一方,然后直接肯定另一方。如果是这样,那这个材料就不如不给你否定的问题,而是直接给你肯定的材料,让你进行写作,那不就更简单了吗?

因此,这一类材料作文设计的目的是让大家透过看似矛盾的表面来对材料进行深层次思考,从中发现二者深层统一或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统一观点。

比如,我们常说的阴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阴阳看似是矛盾的,但其实却是在不断的相互斗争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矛盾却恰恰是促进我们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

比如,“快”和“慢”。改革开放,我们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提倡的是我们要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或者要加快我们的节奏,提高我们的效率,提升发展的速度。因为只有快节奏和高效率,人类才能会创造出无比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越来越便利。

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快,“萝卜快了不洗泥”,经济发展了,对环境是不是还友好?基础设施完善了,人文素养是否有提升?人的生活不是完全物质的,人的心情、人的精神生活中对慢生活时时刻刻有一种需求,也就有了等一等灵魂的警语。

为了考察学生对快与慢的理解,考官这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道题目——

改革开放初,广东蛇口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人提出了慢生活的理念,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快与慢”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在这个给定的材料中,出题人给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材料,一个是快生活,一个是慢心态。明确提出要围绕着“快与慢”这个主题来进行创作,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在写作时,围绕着快与慢的关系来谈。

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快生活中其实我们依然可以有一个慢心情。比如,在匆匆上学的路上,一回头偶然看见路边一朵小花正在盛开,此时我们依然可以停下脚步,去细嗅小花开出的那个芬芳。再比如,在地铁站里,大家的脚步都非常匆忙,有的赶着上学,有的赶着上班,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其中一员。然而即使身处这样的环境,我们依然可以在人群中欣赏自己所喜欢的音乐,带着诗一样的心情活在忙忙碌碌的人间,忙甚至凸显了我们生活的诗意。

因此,快节奏与慢性情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不仅不相反,而且我们大家想,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生活的节奏快,我们怎么能有资本去享受这种慢生活中的美好,快节奏为慢生活提供了支撑。如果我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又怎么有心情去享受身边这一份静谧音乐、美食?

同样,如果人只关心快节奏而没有享受慢生活的心情,世界上就只有机器的轰鸣而少了文艺的星空,试想没有音乐、文学、美术,那么人类的生活将会如何不堪?强弓易折,一个人乃至于一个社会如果整天都是紧绷着,只顾匆匆往前赶,看似很忙碌,但效率未必高,结果我必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什么都要讲究劳逸结合。而一个人心情愉悦了,一个社会氛围活跃了,其创造性不可估量。

你看,这样一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快与慢看似矛盾,二者之间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之中,却依然可以享受着我们慢生活的美好;同时,正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这种慢生活的美好,我们从没有放弃自己继续前行的脚步,或者说正是因为我们对慢生活的需求,在促使着我们的脚步不断加快,去创造更多的美好的生活。

因此,对这一类矛盾型思辨的写作材料,我们一定要平时加强训练,在无数的矛盾中去寻找它们内在的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审题立意的思辨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与思辨的表达。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发布人:ede7****    IP:125.64.47.***     举报/删稿
国内展会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