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又一次翻看堺雅人的《Legal High》,还是那么搞笑,还是那么有意思!
这部电视剧整体风格是“不正经”,主角仿似漫画的夸张动作,毫不违和。剧情不合理中渗透着揭露现实的合理,也毫不违和。
它的高明之处就是,让观众能在捧腹大笑中看到人性中本质的贪婪、黑暗,正视规则之下的“完美”利用。
也能让人直面残酷现实的同时,看到善良和梦想的星星之火,看到正义之力随不断地被打击被挑战,却依然坚韧地挺立住的希望。
第一次看时,它的中文名字是《胜即是正义》。现在,它叫《法律至上》。
后者,就是直译。
前者,才是这部电视剧的主旨。
正如女主从一开始就在找寻的问题答案:
“正义是什么?”
她认为是真相,男主认为是胜利。
一直到两季结束,正义是什么,没有一个完美的确切答案。
一个一个的案子,都在说明着,这是一个看似有解实则无解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
我喜欢这部剧,是因为看似荒诞的剧情,却是一直在说着大实话。
针砭时弊,没有那种为了正能量而正能量的粉饰太平。
正如剧里的那段经典剧情:
村民们怀疑,建在当地的化学厂排出含有影响人们健康的化学物质,化学厂的高管为了息事宁人,用购物券和一点钱财热情有礼地笼络村民,态度诚恳地鞠躬道歉。
但却没有一个高管,敢当场喝下当地的水,以及吃下当地种植的蔬果。
这段剧情多年后被再次拿出来讽刺核污水事件,可见,类似的事情的发生了多少了。
也难得,这部剧居然还能活到现在,没有被“不过审”毙掉,或者剪刀手。
想起近年来每到临近春节,春晚的话题度都很高,却是吐槽的热度更高。
有网友喊话:不要再包饺子了!
也有网友喊话:不要再用网络热梗了!
更有网友喊话:让歌手唱歌,让演员演小品。
赵本山老师曾就审核的过程说过:
“观众都笑发了,就他们几个的脸是青的。”
2012年春晚导演张晓海,在第二次节目审查时说:
“它必须先有意义,后有意思。”
“祖孙几代要坐在一起看,所以意义比意思,在我们这儿还重要。”
赵本山老师还说过:
“春晚小品最大的主题就是快乐,我们365天都在这个教育的过程当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
可见,审查的标准跟创作者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也说明了为何春晚会让观众觉得越来越没意思。
因为,它的主题从快乐,变成有意义了。
因此,我们看到了格式化、套路化的节目,笑着开头哭着结尾的小品,重温一年来的各种网络热梗。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报纸,都是对今年的春晚会制造出多少新的热词的期待呢。
快乐,有时候不需要有意义。
正能量,不代表就要掩饰负能量。
不是说,真正的成熟是,你看遍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却依然热爱这个世界吗?
漂亮的花儿也是从泥土中长出来的,好吃的蔬菜也是吃着重口味的有机肥料长出来的,连我们人类,也是从一团不大美观的肉球长开来的。
从以前春晚小品的敢说敢言,影视作品的敢说敢拍,从以前书籍用词的敢说敢写,从女性以前的敢穿。
到现在,春晚小品的“有意义”,影视作品的“作风优良”,书面用语的“规范合规”,女性穿着的“良家妇女”。
甚至以前能看的电影桥段,正正常常的都被删掉,硬生生变成了剧情肉眼可见不连续的剪辑片。
处处要“正能量”,处处却又透着职场上那种“问题不碰主要的,只搞小的交差”的味道。
意思意思,就是没意思。
越有“意义”,就是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