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苡洁,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大三学生。在法院实习的最后一天,市高院安排我到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展实践活动,跟随背包法官走进胡同断案。带领我的是冯晓光法官,他经常背着双肩包装着国徽走街串巷上门调解,把公平正义送到当事人的身边,国家话剧院还曾以他为原型创作过话剧。
台生法官面对面:
Q&A
Q:巡回法庭开庭,为什么您要背着国徽到现场去呢?
A:法院到现场来进行司法程序,需要有法律的仪式感。咱们虽然在现场办案,但也是在走庭审的程序,法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要有国徽,法官要穿法袍、敲法槌,有了这些布置,现场会变得有庄严感和权威性,老百姓到这个环境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对法律的信任感和崇敬感。
Q:当下法院从立案、审判到送达等各项流程都已经非常便捷,为什么我们还要到当事人的家中或者他们所在的社区去进行巡回法庭?
A:咱们传统中老百姓有一个心态,就是不愿意去打官司,有一个“无讼”的理念,有的时候到了法庭上纠纷反而不像来法院之前容易去调解解决。因此,巡回法庭能够起到助力咱们基层调解的作用。让法官到基层、在原发地调解,比如在咱们街道社区就能够一锤定音,一站解纷,帮助老百姓放下心防,顺利便捷解决纠纷。
此次实习经历让我具象地感受到司法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法院人始终秉持着让每一个民众在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在法院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法律人应当具有的品质,负责任、高效率,主动奉献,专业而有温度。日后我将铭记在法院实习的所见所闻所感,勉励自己在学习法律知识、从事法律工作的生涯中,做一个公正负责勤勤恳恳的法律人,将自己的热血与汗水恒久地投注,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为社会和公正司法事业作贡献。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