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磨课,为了寻找更加贴合教学实际的素材,查阅了一些资料,搜索了诸多影音材料,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于是在思考着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地文化自信的素养培育呢?毕竟我们的英语学科是作为学生的第一外语而存在的课程教学。我想着从以下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落实在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里,而我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是比较容易实现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素养培育。
01 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须立足学情,对文本教材进行二次或多次研发,充分发挥文本素材效能,找寻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生活素材,设计好教学步骤,或是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找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便于更好地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导入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文段或语言背后的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内容。
02 强调中西方文化对比
有对比就会有思考。在语言教学当中更是如此。对于我们的中西文化而言,因为风土人情、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不同,导致我们在语言表达、礼仪学习、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大相径庭的地方。要更好地将外语和母语进行融会贯通,我们必须要进行文化知识的背后进行探究,因为只有通过中西方文化比较与交流互鉴,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熟悉和应用他国语言,不至于出现知识性、常识性、规范性错误,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我们在日常的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时,有的学生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题,以致于在测评中出现丢分现象。我们在发挥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和交互性的同时,其实是一个更好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意识的载体,让更多的学生因为了解而精准淡定地使用人类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03 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观
阅读是为了更好地获取关键信息、有用信息,所以对于不同题材的文本或语篇,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达成阅读目标。在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演的过程中,让他们实现从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到迁移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升级发展与变化,我们经常会采用英语学习活动观,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或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化内涵,提升思维品质和价值判断力。
04 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作为教育工作者,若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将民族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还能够推动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让中国文化传遍世界,站在世界的舞台中央,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教育人的力量。此刻我能够理解于漪老师的话“教师每节课的质量,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质量!”教师的知识视野,从某个程度上而言,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05 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站位
文化自觉与站位,予我们而言,看似很遥远得有点高不可攀,其实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拆分和细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等,分学段或分年级,依托课程,立足课堂,利用课余等都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外部看中国和中国文化,在环境与氛围营造、活动育人、光影与人等方面,通过文化对比、品鉴,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站位,其实是我们日常触手可及之事,说白了,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实,一次磨课的过程,不仅磨炼人的心性,更能够让自己在求索中,找到差距,学而知困,以致于更好地成长自己,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奉献一份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