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能好好处理我们的感受时,我们的情绪就会爆发。
当我们觉得难受,情绪就会指使我们有所行动。吃饭、喝水、抽烟、责怪他人、愧疚、发脾气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感受,但事实上却是在对我们真正感受的逃避。
真正的感受,只能通过我们内心深处的安静去体会,从非常个人的层面去得到我们的承认。
如果我们没有接受过如何去体会自身感受的训练,从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它们,我们就只能把它们以情绪反应的形式发泄到我们爱的人身上。孩子很容易成为我们不满情绪发泄的靶子。
我们去体会感受时,就不会把时间花在情绪的反应上。我们意识到正在体验强烈的感受,便不会让它通过情绪倾泻而出。
情绪是指向他人的,而感受却是我们需要时间来自我恢复。
“我忙了一天,现在很累了。我再也打不起精神了,我需要休息。所以我的语气开始变得不耐烦,几乎控制不住。你能帮个忙吗?你也需要休息。”
当我们诚实地对孩子说出我们的情绪反应时,我们就进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掌握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只要我们是从内心出发,孩子们就更可能理解我们,也更有可能体会我们的感受。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为了孩子的成功投入巨大,不惜一切去帮助他们,为他们牺牲自己。
我们的本意是好的。问题是,我们强烈希望着孩子能成功,另一方面却透过我们内心对他们会失败的恐惧与他们交流。这使得孩子感染了我们的恐惧。而恐惧往往导致事与愿违。
要处理好事情,就要从你最初的感受出发。你的情绪会掩盖你真正的感受。
当我们观察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感受,无论是什么感受,只要我们纯粹地让自己沐浴其中,却不被它淹没,我们便是学会了容忍这种感受,而不是被它支配着去做出任何情绪反应。
我们应该给孩子带去这样的信息,那就是:感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如他们的恐惧。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恐惧总是会有的,正如他们脑海中总会有不同的念头。允许它们的存在,而不是去扰乱、控制或者逃避,反而会令它们自然地来也自然地走。
当我们给自己铺一条通往内心感受的清晰而直接的路线时,我们便不再害怕在必要的时候对它们进行反省,也不再被它们挟制。我们可以说,“我现在很难过”或者“我觉得很沮丧”。单纯而清晰地承认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能够认清它们,而不是被它们的力量所控制。
我们吸收了太多“事情本该如此”的标准价值,常常觉得自己没有选择,身不由己,只能发作。然而,通过观察每个反应,认清究竟是哪(几)种迷思使它发作起来,我们开始学着去驯服自己的激动反应。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去观察。问题不在于我们被惹恼了,而在于我们对心头涌起的情绪做出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