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部全面反映“四大检察”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影视剧作品,入选2023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它的创作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且看——
《石俊峰办案记》诞生记
12月3日,国家宪法日的前一天,距离网络微短剧《石俊峰办案记》上线还有十分钟,执行制片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题部统筹梁泽鹏早早打开了腾讯视频,“很期待,想看看有多少人在线观看,又有多少人刷弹幕。”
彼时,全国检察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刚刚落幕,剧集的播出更像是一种检验——面对“检察机关要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意义、法治内涵、检察特质、观众口碑的检察文化精品力作”这一会议要求,在网络微短剧这条新赛道上讲好检察机关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生动故事,最高检影视中心的这一影视宣传文化实践能否成功?
在腾讯视频站内登上电视剧都市榜TOP3,热度峰值达1.3万……“超出预期。”主创团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开辟新赛道
检察宣传文化向前一步
作为检察影视宣传文化工作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最高检影视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定创作导向,把控品质和水准,不断加强和改进影视剧创作生产工作,创作出多部精品检察影视剧作,“圈粉”无数。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美好生活需求,他们很愿意看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检察题材精品力作。”最高检影视中心负责人谈及检察影视宣传文化工作时表示,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检察机关亟待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意义、法治内涵、检察特质、观众口碑的检察文化精品力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也是网络微短剧《石俊峰办案记》创作初衷与时代背景。
《石俊峰办案记》立项源于最高检影视中心“走一条创新路”的探索。
从2018年开始,最高检影视中心就与贵州省检察机关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先后拍摄了《我是检察官》《古寨新传》等检察题材系列微电影。
再次讨论创作方向时,最高检影视中心有了新想法。“我们想在能力范围之内做好检察文化宣传的同时,走一下市场化的道路。”总制片人、最高检影视中心专题部副主任徐谦告诉记者,恰逢网络微短剧市场打开,在剧作方面有了新赛道,他们便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有梦想,愿意干”,主创团队与贵州省检察机关一拍即合,在各方支持下,开启了探索之旅。
经过前期的剧本创作、确定演员和基层采风,今年3月6日,《石俊峰办案记》正式在贵州省开拍。
“虽然是微短剧,但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作为该剧的摄影,最高检影视中心专题部摄像刘羽飞感慨道,“现场的突发状况很多,例如有场戏我们租借了一条船,那条船是专门接送当地孩子们上学的摆渡船,拍着拍着就到了孩子们的放学时间,我们就不得不停下来,先保障孩子们的出行。”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便如此,剧组还是凭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用12天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所有拍摄计划。
12天内,剧组先后辗转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新蒲新区、仁怀市等地,徐谦直言:“贵州省检察机关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不仅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剧组齐心协力将《石俊峰办案记》打造成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展现检察工作现代化的精品网络短剧的背后,党建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开拍前夕,剧组就特别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文艺工作者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推动剧组创作生产。
本以为拍摄完成,制作结束就可以“告一段落”,但主创团队很快发现,因为市场化影视作品的制作经验不足,前期经费都花在了拍摄和剧集制作等方面,到了该做宣发时,剧组已然是“一穷二白”。
好在背后有检察日报社全媒体这一坚实的后盾,让主创团队得以从困境中突围。
“新媒体各部门加班加点帮我们想文案、话题,视觉部门更是全员出动,协助我们策划宣传视频。”徐谦说,“这次真的是检察日报社全媒体的通力联动,才让宣传不断档。”
内容为王
社会效益始终占据首位
“检察机关主要办案任务在基层,新闻宣传鲜活的素材来源也主要在基层。”
“要聚焦检察监督办案典型案例加强宣传阐释,以案为媒、以点带面,展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履职实绩,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信。”
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检察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再次吹响了检察宣传文化工作的时代号角,为检察影视宣传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石俊峰办案记》共12集,取材自真实的典型案例,围绕“四大检察”艺术化呈现了12项检察工作。最高检影视中心专题编导刘广强和最高检影视中心专题部制作副总监王海瑞担任了其中6集的剧本创作。
他们告诉记者,剧本创作之初,贵州省遵义市检察院就提供了30余个案例供剧作参考。编剧团队坚持从基层检察院找素材、找灵感,秉持着全面反映“四大检察”工作实践,展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传递法治正能量的原则,很快确定了12集的剧本方向。
编剧的灵感很多来自于平时的工作实践和积累。“很多年前,有个未检检察官在作法治宣讲时,一个小女孩突然跑出去了,后来检察官才了解到,原来这个小女孩遭受过侵害。”王海瑞告诉记者,曾经的这段采访经历给了他灵感,便将其融合到这次剧本创作之中。
“我们还致力于将鲜活的办案故事通过戏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内容更贴近生活。”刘广强说,剧本经过了多次打磨,甚至拍摄的时候也随时在调整。改编之后,还特别邀请检察官就其中的法律情节进行把关,对法律常识性问题进行专门指导。
“检察宣传文化应聚焦检察履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法治风尚。”最高检影视中心负责人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己任,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意义、法治内涵、检察特质的检察文化精品力作,拓展检察人员精神家园。
“因此,我们在创作时就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希望每一个剧集都具有法治引领意义。”徐谦告诉记者。
这样的精神也影响着这部剧的导演和演员们。
导演曹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让老百姓更了解检察办案的出发点,看到检察人员背后的辛苦。因此他从细节入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检察办案就是“身边人解决身边事”。
侯京健和曹明悦是剧中检察官石俊峰和陈雪的扮演者。两位主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提到了对检察官追求公平正义形象的向往。而两位主演在演绎时,摒弃了传统的严肃的检察官形象,让人物更接地气,更具有人情味。
“石俊峰是所有检察官的缩影,以前我总是出演百年前的英雄,现在也有机会演一演当代的英雄。”侯京健说。
“拍摄过程中,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检察新人’,身上带有检察印记。”曹明悦告诉记者。
超出预期
检察题材精品微剧集大有可为
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抚慰人心的同时,也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一口气追完了12集,期待更多同系列的作品。”“每一集呈现不同的案件,也反映了检察院不同部门的工作,值得看。”“普法好剧!意犹未尽!强烈推荐!”……12月3日,《石俊峰办案记》在腾讯视频全网独家播出后,网友纷纷发布弹幕,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
审片之时,腾讯视频微短剧及创新付费内容中心制片人顾远就特意记录了一些故事性强的片段,在排播时予以突出。
“这部剧题材比较少见,故事本身有市场的元素在,而且内容贴近百姓的生活和用户需求,并不是单纯的宣传视频。”对于《石俊峰办案记》,顾远如是评价。
记者了解到,剧集开播后,《石俊峰办案记》登至腾讯视频站内电视剧都市榜TOP3,短剧榜TOP5,热梗话题TOP4,现实主义题材榜TOP4,腾讯视频热度峰值达1.3万。
看到上榜数据,主创团队非常开心,可以说,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今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评选结果的通知》,《石俊峰办案记》赫然在列,这更增强了主创团队的信心。
“检察无处不在,正义就在身边。”《石俊峰办案记》中检察办案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工作实际,让微短剧具备纪录片的质感。
“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贵州省遵义市检察院宣传科副科长张元清看来,检察文化宣传工作要不断创新载体,让更多的检察故事走到群众身边。
“检察题材微短剧是老百姓比较喜欢看的,这是受众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检察院检察长段炼表示,今后工作中,应该充分挖掘检察题材这座“金矿”,从一个个典型案例中筛选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案子,争取让检察文化宣传工作次次“出圈”。
“要让影视作品全面反映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使‘四大检察’题材影视剧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积极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新篇章,反映现实生活、回应社会关切、引领法治风尚。”最高检影视中心负责人表示。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记者:单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