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和 2172名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将共商国是
这其中不乏三农人的身影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
彰显着 榜样力量
我们走近
其中几位代表委员
听听他们的三农故事
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
“三农人物”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会长 徐淙祥
徐淙祥每年承担着国家和省、市、县农业科技协作、攻关、试验、示范项目,分别多次刷新全省单产纪录,被誉为安徽省“麦王”。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徐淙祥回信中,称他为“种粮能手”。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 裴春亮
裴春亮积极履行职责,让乡亲们过上“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幸福生活,一直是他的奋斗目标。今年,裴春亮规划建设以红薯科研、种植、深加工和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裴寨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为身处太行山腹地的乡亲们带来数万个工作岗位,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 魏德东(右一)
魏德东自2008年起成立专业合作社。2013年,他注册成立德州市首家家庭农场——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目前经营土地规模达到2300亩。2022年,魏德东荣获“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 郭凤莲(右一)
1971年11月参加工作后,郭凤莲经历了大寨历史上的两次创业。第一次创业从1964年“农业学大寨”开始到1980年,第二次创业从1991年至今,郭凤莲带领大寨闯市场,建设新农村。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李登海
李登海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30多年间,李登海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 张全收(右一)
10余年来,张全收安置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累计为农民工带来100多亿元劳务收入,被誉为“农民工司令”。今年,张全收建议,将村卫生室(所)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纳入编制预算,像教师进修一样加强乡村医疗人员的业务培训。除此之外,他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一体化联动帮扶机制,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保障。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李灵希望小学校长 李灵
2002年,李灵在老家办起了一所希望小学。2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她表示,要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去想、去听、去做,把老百姓的声音传递上去是她应尽的责任。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 范振喜
三十多年来,范振喜带领干部群众,经过不懈努力,把一个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塞北山区特困村,建成集体资产8亿多元、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今年,他关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出“抓产业、强人才、助力振兴乡村”。
当选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的
“三农人物”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吉心工程”志愿者总负责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诚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刘启芳
作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政协委员,刘启芳从2013年成为“吉心工程”的志愿者以来,成功救助了近两万名农村患者,实现了农村困难群众个人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做心脏病手术的目标。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兼) 昝林森(右二)
作为农业界政协委员,昝林森今年将围绕粮食安全、农业品牌体系建设、种业科技创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等方面,在两会上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三农发布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