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作业熔断”后,家校共育要跟上
2024-12-26 13:51  浏览:584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近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致园区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时20分、初中生至22时、高中生至23时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写作业,及时就寝,保证充足睡眠。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目前,中小学生作业做到很晚,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量”的问题,老师布置的作业多、量大,学生做起来耗时费力;二是“质”的问题,学生课上学习质量不高,课后完成作业烧脑费劲;三是“育”的问题,家庭对孩子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引导培养不够,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较低。

“作业熔断”的初衷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这个导向是积极正确的,应该给予肯定。

然而,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不能仅靠“作业熔断”,还需要考虑为什么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写不完作业?学校和家长在帮助孩子方面应作出哪些努力?

为孩子健康和学业着想,在“作业熔断”后,家校共育要跟上。一方面,学校教育需更加科学。老师既要转变教学观念,推动方式创新,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也要更合理地处理教学与作业的关系,将作业设计得少而精,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家庭教育需更加精细。家长应积极营造家庭学习的氛围,引导孩子养成独立专注的学习习惯,确保孩子不是磨磨蹭蹭写作业,而是在高效使用时间中完成知识的积累。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木须虫(公职人员)

策划:张灿灿

编辑:王建影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KJFTK0B】获取授权


发布人:5c42****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