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人民智库|当前就业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
2022-08-01 16:46  浏览:1697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国坚持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积极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缓解市场主体发展困境,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优化服务培训,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此外,伴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疫情催生下,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岗位不断涌现,就业机会更加丰富多元。

与此同时,稳就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2022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部分重点群体求职难度加大,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就业形势持续承压。2022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互联网、教培、房地产等行业失业再就业人员增多,求职竞争愈发激烈。面对上述情况,当前公众持有怎样的就业心态?地区间、行业间劳动力流动变化有哪些新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如何破解?人民智库围绕当前公众就业心态、就业发展趋势、就业领域突出问题,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核心观点

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稳定”成为公众择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侧承压,就业压力较大,“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劳动力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向电商等新兴行业转移趋势明显。

劳动力地区间流动范围收窄、流动强度减弱,城市群内流动逐渐成为主流。

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被机器替代的劳动者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更多精彩观点


01

公众求稳心态明显

根据人民智库2022年4月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样本数量为2140份),当被问及“您选择工作更看重哪些条件”时,47.9%的受访者选择“工作稳定”。经访谈发现,多数受访者表示公务员、军队文职人员等职业具备稳定、社会认可度高等优势,“考公”“考军队文职”成为部分求职者的首选。2022年国家公务员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同比增长54.7万人,涨幅高达34.7%。整体来看,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公众求稳心态明显。疫情反复暴发、隔离等防疫措施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多数中小微企业经营受损,面临倒闭危机,不得不以缩减招聘名额、裁员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劳动者不安全感增强。而“35岁门槛”更是加重劳动者的焦虑情绪,促使越来越多劳动者急于在35岁前找到稳定、合适的工作岗位。

02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侧承压,就业压力较大,“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

“慢就业”指高校毕业生因各种原因推迟参加工作时间,包含“主动慢就业”和“被动慢就业”两类。“主动慢就业”指毕业生利用一段时间进行职业规划、创业、充电或者考试,主要表现为选择继续深造或追求“铁饭碗”。近年来,考研热度持续攀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有457万人报名,比去年增加了80万,增幅超21.0%。“被动慢就业”指毕业生由于多种原因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截至2022年4月中旬,仅有46.7%求职毕业生获得录用通知,低于2021年的62.8%,15.4%的签约比例也低于去年的18.3%。分析当前导致“慢就业”现象的原因,从个人因素看,部分学生在求学阶段尚未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从心理上尚未做好就业准备,试图逃避就业压力;从家庭因素看,伴随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家庭不再需要学生尽快就业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更多家长支持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或者选择“考研”“考编”;从学校因素看,部分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不匹配,导致学生个人能力与实际岗位要求“脱轨”,加大学生就业难度。此外,部分学校就业指导和培训次数较少、针对性不强,疫情多点散发使线下招聘会暂停,学生求职受阻;从社会因素看,2022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在就业总量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疫情频发导致就业市场劳动力需求锐减,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凸显。此外,00后等青年群体个性化需求鲜明,社会对“慢就业”现象包容性也有所提升。


03

劳动力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向电商等新兴行业转移趋势明显

根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35.2%的骑手曾经职业为工厂工人,15.2%曾经职业为建筑工人,表明骑手等新兴职业正在不断“挖走”制造业劳动力。数字经济带来的技术变革通过“机器换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就业压力,但未能弥补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对传统行业产生的就业吸纳。造成“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来看,受疫情全球范围内持续扩散、俄乌冲突、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部分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生产受阻,企业经营面临亏损甚至倒闭风险,从而进一步抑制企业员工工资上涨空间。此外,传统制造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管理严苛、晋升空间有限等是当前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新兴行业来看,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疫情的催化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其中新就业形态入职门槛低、形式灵活、多劳多得、允许兼职取酬等特点是吸引青年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04

劳动力地区间流动范围收窄、流动强度减弱,城市群内流动逐渐成为主流

一线城市劳动力逐渐倾向于在周边地区流动,长距离流动强度相对减弱,流动模式逐步转化为向城市群内集聚转变,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依然是劳动力集聚的重点区域。根据高德迁徙的热门迁徙路线数据,以上海为例,人口向距离较远的地区如北京、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流动减少,逐渐向上海市周边地区如绍兴、嘉兴、苏州及舟山等城市流动。2022年初以来,疫情多次反弹造成部分人员居家隔离,各省市严格的防疫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劳动力长距离跨区流动强度减弱。同时,在疫情的催生下,线上办公已成为办公的主要方式之一,灵活的办公方式使距离不再成为工作的障碍。此外,城市群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部分城市、地区先行先试,在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人才在城市群内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05

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被机器替代的劳动者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2022年人才市场供需均有扩张,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不匹配问题突出,形成劳动者“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双重困难局面。从需求侧看,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市场对高级技能人员的用人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但当前市场中高素质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较为明显,导致大部分企业面临“招工难”困境;从供给侧看,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高,使部分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变化,同时2022年应届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竞争愈发激烈,劳动者求职和就业难度加大。

从群体角度看,在应届毕业生群体中,部分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在学历方面,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难以满足部分企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用人要求。在技能方面,部分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技能水平相对低于专科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技能的要求,同时本科生对初次就业的预期薪资高于专科生,使得本科生就业预期与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用人需求错位,求职时容易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难题。此外,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等行业,部分重复性、流程性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被机器替代的劳动者并不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面临较大就业危机和生活压力。

06

相关对策建议

保障市场主体稳定发展。积极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首先,要细化并落实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通过减税、免税、缓税、退税等政策叠加发力、打组合拳,有助于多层面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其次,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网络型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第三,针对经济恢复对大宗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着力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确保不增加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第四,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相关部门设身处地帮企业想办法、解难题,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条件简化复工手续,让企业在开工、用工、物流等方面减少等待时间等。

关注重点群体就业问题。首先,积极拓展市场岗位,对于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高校毕业生做重点倾斜。其次,畅通就业供给与需求间的渠道,有序组织开展线上招聘会,可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扶持短视频平台“直播带岗”等创新性招聘模式,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高效率匹配。第三,高校就业部门除强化就业推介和辅导之外,对于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要引导学生开展原因分析,并及时提供就业帮助和心理辅导。第四,加强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被机器替代的劳动者和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向重点群体提供知识技能培训以及政策宣传等工作,缓解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首先,推动高校教育体系改革,深化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健全学科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教学标准随职业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切实解决劳动者“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并存的问题。其次,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要深耕内涵建设,将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资源开发、师资培养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协同合作等环节统筹并联,培养社会亟需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在政策落实、人才标准评定等领域集中发力,畅通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摘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固有标签,营造社会认可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三,面向在岗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让没有技能的劳动者具备一技之长,让技能不足的劳动者实现职业技能提升。

促创新创业带就业。首先,依托双创示范基地组织“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其次,坚持把创新与创业、创业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创造更多新岗位,为毕业生、农民工等重要群体提供丰富就业机会。同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规范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第三,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营商环境,着力解决创业企业注册周期长、市场准入限制多、公共服务资源少、办事难办事慢等突出问题。第四,做好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及时总结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各地方各部门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多方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单宁

视觉:刘洁

( 图片来 自网络)


发布人:b32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