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三场考试, 放在头场的八股文是科举考试的首要内容, 因此八股文又称“举业” 。 明人蔡清曾说: “今之举业之文非古也, 而其理则古也。 ” 他认为: “举业在今不可废也, 欲变举业而古之, 在今亦未易也。 ” (蔡清: 《虚斋蔡先生文集》 卷二《刊精选程文序》 ) 在明代, 一般士人多颂扬八股取士, 认为八股文是不可易废的。 明清之际,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颜元等一批早期启蒙恩想家曾对八股取士的办法作过批判。
在康熙二年(1663 年) 发布上谕, 规定乡、 会考试停止八股文, 改用策、论、 表、 判, 将原先第三场试策五道移为第一场, 第二场增论一篇, 表、 判如故,免去第一场。 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 八股文自有其特定的功用和存在的理由, 加之当时八股文已沿用了近 300 年, 人们早已习惯于以八股取士和应试, 因此康熙皇帝此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在举子的反对等各方面的压力之下, 康熙七年(1668年) 又全部恢复旧制, 仍用八股文体。 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乾隆三年(1738 年) , 朝廷中又发生了一场关于八股文存废的争论。 据《清史稿· 选举志》 载, 力主废止八股科举的是兵部侍郎舒赫德, 他认为“时文徒空言, 不适于用” , 而礼部官员和大学士鄂尔泰则力主沿用八股科举, 认为科举可以牢笼英才。 结果乾隆皇帝采纳了礼部和鄂尔泰的意见, 科举制艺得以不废。
鸦片战争后国势日衰, 八股文体也日趋衰薄, 以八股取士, 不仅无法起到“正人心、 正学术、 正道德” 的作用, 反而具有“锢智慧、 坏心术、 滋游手” 的消极作用。 为了解决“所学非所用、 所用非所学” 的矛盾, 更新科举考试内容已势在必行。 从早期改良派冯桂芬、 王韬、 郑观应等到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 梁启超、严复、 谭嗣同等人, 都抨击过八股取士的弊病。 特别是康有为所论至为痛切, 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 四月上光绪皇帝《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土改用策论折》 中, 猛烈抨击八股取士, 甚至认为中国屡战屡败、 割地赔款, 都应归罪于八股。 他奏请“勿下部议, 特发明诏, 立废八股。 其今乡、 会、 童试, 请改试策论。”康有为的建议得到光绪皇帝的赞许, 在百日维新期间, 光绪下令各级科举考试一律改试策论而不用八股文。 然而, 戊戌政变后, 八股文又起死回生。 只是此时的八股文已病入膏肓, 这次的复活仅为临终前的回光返照。
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 , 经历过庚子事变而避居河南的慈禧太后及清朝政府, 痛感非改革不可, 于是将曾经否定过的戊戌变法中的各项改革措施又付诸实施。 该年七月十六日(1901 年 8 月 29 日) , 慈禧太后发布上谕, 从次年开始乡、 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 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 三场试《四书》 义二篇、 《五经》 义一篇; 生童岁、 科两考也要考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 并试《四书》 义、 《五经》 义各一篇, “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 。 至此, 八股文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因此, 八股文在中国历史从明代开始使用, 成为科举考试的最主要文体, 成为决定士子能否考上, 能否实现金榜题名的最关键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