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不听不如听听,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懂得,懂得不如践行,做学问到了践行这一步才算达到目标。践行以后才可能透彻领悟,透彻领悟以后才可能成为圣人。所谓圣人就是以仁义为本,能够确切地辨明是非曲直,使言行符合仁义,不差分毫。这没有其他的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听到了但没有亲自看到,即使听到得再多,理解上一定会有错漏;看到了但没有透彻领悟,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容易自以为是,甚至荒诞不经;自认为理解了而不去实践,理解得再透彻,遇到具体的实践问题一定会陷入困境。
反过来,不去听不去看,行为再恰当,也是偶然的,不是真正的仁,把具体当成普遍,做一百次就会错一百次。缺乏主观自觉,难以形成一以贯之而普遍适用的行为模式。我们举个反向的例子,刑法上规定,犯罪有三个要件,一是主观故意,二是客观行为,三是造成现实危害的后果。只有行为和后果,没有主观故意,通常不能构成犯罪。
荀子谈论的学问是指做人的学问,但对现代的专业学习也是适用的。闻、见、知、行都是做学问的方式,而且是缺一不可的,所谓“闻”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日常工作生活中偶然听到了,或者沟通中学到的;第二种是主动听来的,比如音频教学;第三种是视频教学,视频学习虽然眼耳并用,但主要是听,看处于从属地位。所谓“见”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自己翻阅书籍资料,读书学习;第二种是课堂教学,有互动;第三种是观摩别人的实践、老师的演示等。新冠疫情期间,学校不得已推出网上教学,我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效果不好,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开学以后,不得不将网上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再进行回炉。音频课程不如视频课程,视频课程不如现场教学。
“知”就是消化吸收,理解学问的真正内涵,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行”就是把理论付诸于行动,就是要解决问题,知和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做过学生的都有体会,上完课觉得自己都懂了,但一拿起题目往往就会出错,等到考试,更是可能发现不知如何下手。现实情况比理论要复杂得多,基本上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不要说缺乏自律的孩子了,就是成年人,有时在网上买了一个软件,比方说“WPS使用技巧”,听上去很容易,可一到写文章的时候就发觉很多功能不会使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具体到做人的学问,那就更让人无所适从了。我们从小都被教育应该扶老携幼,乐于助人,但落实到行动中却会有很多问题,时间是否允许?行动是否方便?对方是否接受?有一个笑话说,一位老人刚从马路对面穿过横道线,几个热心的学生硬是架着他回到了原点。对方是否会恩将仇报?这些年因为扶起摔倒在马路上的老人,而被讹诈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令人左右为难、惴惴不安。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说明知和行是有差距的,但必须得有实践,实践以后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尴尬,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通过舆论净化提升社会风气,促使我们改变教育的方式、完善教育的内容,通过行政和立法来矫正不良行为,惩罚违法犯罪。这就是实践的意义。
荀子思想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他从来不承认人性是善的,从不相信通过自我修心可以实现人格的完美。但荀子认为,本性的恶是可以改造成善的,只有在建立各种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实现人性的转变。学习和实践是从小人变为君子、圣人的充分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