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静和椰岛晓露相约,一周一次练习,写下我们的南方和北方的风景、民俗、人或事等。文字不争高下,相互成全与陪伴写作最为宝贵。两人单发,链接对方。
《南方·北方》(七)听过看过住过的那些房
华北地区隶属平原地带,津唐运河两岸古色古香的崭新的老建筑把牵引人们的思绪回多年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地区大抵都是尖顶的土坯房。南北贯通纵向排列几户人家,坐落在后面的人家想要到达自己的家中,需要从第一户前门入后门出,穿过院子,前后排列四五户人家,都要依次穿过去才能走到最后一家。这种结构在有些村庄大致保存到20世纪90年代末。
记得当年我给表兄去娶亲,表嫂家是整个院落的最后一户。我们一行四人,从第一户敲门进入,打开后门时,习惯上先推门的右侧,可是怎么也推不动,再推左侧推开。到了第二户人家,按照上一户的经验,先推左侧,推不开,最终从右侧打开。一直走到表嫂家,大致是第五户人家,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几乎是一家一个样,左右交替。当时只感觉到迷茫和无助,回来的路上又感觉有些好笑。今天再想起来,这样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道理,有迷惑小偷的嫌疑,至少当年是迷惑了我们一群娶亲人。贫瘠的年代,人们更多的自我保护意识,只能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做到对自己、对家人、对家庭财产的最大保护。
每家每户的正房面南背北,中间是堂屋,两侧是东西两屋。堂屋的门都是黑色的木板门,左右两扇。门锁设置相当简易,里外两个门环。需要锁门时,将里面的门环从两个门扇间穿过,横着扭动90度,再将门框外的圆环与门框里的门环相扣,锁环从紧扣的两环中穿过锁死,门便不会被打开。
据老人说,当年这样的房子大多是只有堂屋有门,东西两屋根本没有门,只是在门框上挂一个布帘子,贫困人家连门帘都没有,只能用紫穗槐枝条编成的栅栏门。据婆婆说,当年婆婆的婶子来公公家替婆婆相看,奶奶没有让婆婆的婶子进屋。后来才知道,里屋根本没有门。难以想象,那就是土坯搭乘的一个长方形盒子而已。
继续说房子的结构,站在堂屋抬头看房顶,大致分两种。富裕的人家房顶是铁筋做成的三脚架,三脚架上面是芦苇编织成的苇箔,在上面是用杂草和泥土搅拌而成土屋顶。贫困人家没有钢筋做支架,只能用小腿粗细的柳木做支架,撑起整个房顶。虽说这种尖尖的屋顶大多低矮,高个子进屋要低头弯腰,可是它冬暖夏凉,透气性好。
堂屋左右有两个锅台,分别安置八印锅或六印锅,这种锅大小的测量办法,年轻人只能肉眼目测听老人说,核算方法不懂。灶台连着东西两个屋,外面烧火添柴做饭,火和烟从屋的炕洞穿过,从两侧墙壁上的烟囱冒出,这样?灶台的功能兼具两个,一是做饭,二是暖炕。这就是北方人常说的大炕。
走到里屋,入眼是占据房间一半的大炕,地上是长条形板柜。一直到现在北方农村的房屋结构大致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建筑材料明显不同。
当年各家各户的墙壁是用一种叫土机子的东西。据老人讲,土机子是用长板铁锹从芦苇沟底部挖上来,在用平锹拍平整,切整成大小一致的长方体,晾干之后作为搭建房屋的主体材料。这种土机子里面满是芦苇的根须错综复杂,相当于泥土中有了筋骨,不易断裂,非常结实。土机子三个字是不是这样写,真有些不确定,询问老人,他们当时只知道这么做,也没有对文字进行过确认。
为确保房屋的结实与坚固,用土机子搭建起来的墙需要有筋骨连接,于是顺着墙体,每隔四五块土机子会有10来根高粱杆儿扎成的靶子竖着摆放,从上到下充当筋骨。当土机子码到一定高度,大约两米出头的时候,再用高粱靶子横着摆放。横竖连接的高粱靶子,真正成为了房子的钢筋柱,顶天立地。墙皮是泥巴和杂草混合而成,抹的光光溜溜,杂草纹路清晰可见。小孩子用手抠墙皮吃是常有的事,现代人解释是小孩子饮食缺乏维生素。当时人们只知道小孩子饿,各家各户的墙皮都有小孩子扣过的痕迹,也就见怪不怪了。
炕上是芦苇编成的草席。芦苇在秋季收割,干枯的芦苇用一种特殊的工具顺着纹路从中间破开,再用圆柱形石墩碾压薄,成用水浸湿,铺展开成片状,织成炕席。新炕席上有很多毛刺,不小心就会扎进手里,屁股上;我小时候很不喜欢这种新炕席,针扎手啊!时间长了,毛刺被磨掉,更光滑,质感更柔软有韧性。有时,炕席的边边角角已经破损,但是中间部位由浅黄变成暗黄,透着古铜的颜色,明光锃亮的,光着脚在上面跑也不怕扎脚。据说当年我小时候生病,每人看管,母亲和伯母在地上织席,我一个人在炕上玩,一周大小的孩子哭着搓脚,炕席把脚搓破,直到炕席出现血印子,母亲和伯母才看到。好在脚上没有留疤,就这样,也没有阻止我长一对大脚片。
这一时期的整个房间房顶上,几根木房梁成为整个房屋的支柱。中间房梁上下垂着一个铜钱,下面是一条红布,据说是上梁时顶上去的,祈求平安富贵。
1976年大地震之后,这种土坯式建筑大量损毁,据说房顶的木头落下来,在屋内出现三角形安全区,保护了很多人的命。
地震之后出现大量简易房,这时的房屋比先前更简单,大致只有堂屋和一个房间相连。或许是地震在人们的心中还残留着余悸,人们有意识将窗户扩大。先前的窗户是木头雕刻而成,有花纹,有雕饰,可以透光的地方很少,透光的地方用油纸糊着。油纸是一种接近于白色和黄色之间的一种硬度非常高的纸张,表面有蜡状物,可以最大限度阻隔风雨的侵蚀。
地震之后的房子,窗户依旧是木质材料做成,但少了格子和雕饰,透光的地方更多,屋内更明亮。窗户大致朝里面开放,两个对扇敞开足以让一个成年人弯腰出去。
八十年代初,简易房逐渐被瓦房代替,墙体内有砖和土坯两种材料混和交错搭建而成。房顶的支撑物也换成相对粗的槐树或者松树木头作为房檩,胳膊粗细的柳木作为椽子。窗户上的油纸换成玻璃。房顶由尖顶变成平顶,可以在上面晾晒粮食,谷物,辣椒和棉花,花生等农作物。房屋结构的变化是人们生活丰富的表现,是生活需要的改变。
随着各家各户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子越盖越高,越改越宽敞。到1990年以后,房子外墙出现各种装饰。最初是一种小石子做成的,将小石子用水泥抹到墙上,再用水去除表层的水泥,墙上留下被固定的小石子,多以粉色绿色为主,有花和动物,或者几何图案。
2000年以后,新建房屋已经不再用木头做支撑,换成和楼房一样的钢筋水泥结构。事先铺设好钢筋骨架,将混和好的混凝土浇筑进去,再拆掉外面的铁皮围栏,坚固的很。窗户结构越来越大,由木质换成铝合金,现在又换成断桥铝门窗。
每家每户独自成院落,砖砌成的院墙,高高的不易攀越,各种样式精致的大铁门严防死守。整个街道整齐划一,水泥路两侧是集体栽种的花草和果树。春季万物复苏,夏天草长莺飞,秋天硕果累累,冬季悠闲自在。花开的季节香飘四溢,闲时的冬季别样的热闹。
街道再也不是那个尘土抛天,满大街都是驴粪马粪的年代。想当年,下雨天,各家各户门口的粪堆被雨水冲刷,流出暗黄色的污水,大人总会吼着小孩子不要光脚出去,脚受了菌会生病的。可不听话的小孩子,总喜欢光着脚在车辙里淌水。那时的小孩子不但夏季光着脚,就连冬季也会光着脚在雪地里踩,喜欢咯吱吱的声音,喜欢看房檐下垂下的冰流子。小孩子们蹦着高,拽下一根冰流子,放在嘴里嘎巴嘎巴的咬着,从嘴到心凉了一道胡同。那个年代冰棍很少,冬天从水缸里捞一块冰,咯嘣咯嘣的嚼,不觉得凉,只觉得过瘾。小孩子的脚被冻得红彤彤,脸蛋儿黝黑泛着红。有的小孩子,用袖口抹一把流出的清鼻涕,鼻子两侧像猫咪的胡子,邋遢的很。可那时的小孩子皮实不爱生病。估计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能理解,也无法想象那时的小孩子是怎么玩儿怎么长大的。那时的小孩子比现在的孩子多了更多接触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和乐趣。
现在的北方人把楼房建得很高,从三四层到十来层再到二三十层,站在楼梯顶,不敢看楼下。楼上楼下邻里之间,见面能打声招呼的算是熟人,再也没有农村人那种热乎劲儿。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你来我往随着住房面积的扩大,见面时间的减少,就像高原上的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人情味越来越淡。
农村老家,出门进屋都有熟人,大家坐在炕沿上唠唠家常,院子里随手可得的白菜小葱,有一种陶渊明置身世外的豁达与幸福。
听过看过住过的那些房,已经深深的刻在记忆里,刻在时光隧道的流年里……
椰岛晓露《 海南黎族船形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