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科院之声不定期手绘一张“科学史小画”,为大家介绍一段科学史和其背后的故事。
艾滋病是全世界“十大死亡因素之一”,这个曾经让人们束手无策的绝症,正在向可防可控的趋势发展,这得益于美国华裔医学家何大一。
1952年,何大一出生在中国台湾,祖籍是江西新余,13岁时他和家人移民美国。1981年,他从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了洛杉矶Cedars-Sinai医院(全美最佳综合医院之一)当实习医生。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病例。一位年轻人因为呼吸困难求医,但经过一系列仪器检查后,惊讶地发现病人肺部有许多卡式肺囊虫。这是一种少见的肺炎,主要发生于免疫低下的儿童。同时,他还发现了病人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巨细胞病毒,这两项疾病证明病人免疫系统存在巨大缺陷。为什么这位年轻人的身体如此虚弱?他的疾病是如何产生的呢?
随着相似的病人不断出现,何大一敏锐的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后来被学界命名为艾滋病(AIDS)。何大一是最早认识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学家之一。
他一头扎进研究艾滋病病毒的工作中,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1996年12月31日,何大一提出了“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和艾滋病之间有什么关系?难道是使用鸡尾酒治疗艾滋病吗?
鸡尾酒是一种用烈酒为基酒,加上利口酒,果汁或汽水等饮料调配而成的酒精饮料。而“鸡尾酒疗法”是把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按比例联合使用,分别在病毒繁殖的不同阶段抑制艾滋病毒,因为配置过程和调制鸡尾酒类似,于是这种方法简称“鸡尾酒疗法”。
“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较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案,自1996年在不同国家推广后,有效较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它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还能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诚然,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鸡尾酒疗法”起到舒缓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攻击作用,但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艾滋病的毒性和病毒变化后的抗药性仍旧是一大难题。
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此后,艾滋病从沿海向内陆扩散。2002年,何大一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钱,把他与艾伦戴蒙德中心所拥有的疫苗制造专利技术转移给中国政府,以支持中国内地的艾滋病防治事业。2014年,何大一在《科学》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长效型抗艾滋病药物GSK 744LA,它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士降低感染艾滋病机率。
何大一为艾滋病防治事业奉献了他的一生,他勤勤恳恳工作三十余年,发表了400多篇论文,但他从未觉得枯燥和烦闷。“干一件事情就要对它有真正的热爱,要从中感到快乐。”这份质朴的热爱,为人类抗击艾滋病毒事业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何大一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对记者表露自己的志向:“我已经60多岁了,再做30年的研究我想不可能了,可是我最少还可以做10年的时间,我会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正是这些医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为人类的医学进步、幸福与健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秦显韩,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博士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账号稿件默认开启微信“快捷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渠道转载请联系 weibo@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