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位建筑设计师来说,巴黎是一块宝地,但也是很大的挑战。出生在摩洛哥的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波尔藏帕克对这一点应该深有体会。他在少年时期就来到了这座城市,在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开启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最初接触建筑的时候他就意识到现代建筑并不是要去抹掉历史,尤其是对巴黎这样的城市来说。在20世纪法国著名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和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身上他看到了这种尝试的弊端。在“大巴黎计划”中,附近的小镇依然保留了那些有历史感的建筑,他们并不希望设计师带来太多现代化的改变。
克里斯蒂安意识到不同建筑抒发的是不一样的情感。所以在他设计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中也表达了属于画家和梦想家的另外一面。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融洽,带着音乐和舞蹈韵律,让这座艺术之都由内而外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巴黎的建筑似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纬度,无论经历多少次翻新重建,依然可以在穿越过一个又一个世纪后保留独特的观赏性。而这样稳定的内核正是源自这座城市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文化底蕴。
克里斯蒂安在世界各地都有建筑作品,纽约的路易威登大厦,One57摩天大楼,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卢森堡爱乐音乐厅,法国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布德尔博物馆扩建工程,巴黎音乐城巴黎会议中心的修缮工程,巴黎凯旋门万丽酒店的正面修复等。在克里斯蒂安打造的建筑杰作中1979年的第13区欧风路住宅设计和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开放式街区概念尤为出彩,将两种19世纪的典型建筑式样奥斯曼男爵街区和勒克布西耶街区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思维方式很巴黎。
作为世界建筑领域的偶像,克里斯蒂安获得了无数赞誉。1989年他被法国文化部任命为艺术设计院院长,他是法兰西公学院的首席艺术创作师。1990年他获得了巴黎政府颁发的巴黎建筑大奖,1994年又获得了建筑界里的诺贝尔“普利茨克奖”。1995年,他成为了巴黎建筑专业学校的校长。热衷于实验和教育的克里斯蒂安一方面在巴黎的工作室不断制定富有挑战性的建筑理念,并且想办法付诸实践。他希望自己能够创造出既保留历史印记, 又顺应时代发展的作品。他也将这样的理念传达给更多的年轻人才,并且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在他看来巴黎的颜色是深灰色的,这是那些老建筑的颜色,也是属于巴黎的历史的颜色。但是他在新的城市规划中加入了新鲜的元素。现在游览这座城市的时候,人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惊喜。在那些开放性的场所,新的博物馆和书店里看到更多朝气蓬勃的元素。巴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顺应时代的艺术家们才能不断吸引人们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