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祎之:祖父刘兴宗是陈朝鄱阳王的咨议参军,父亲刘子翼。
点评:又一个世家出身。
1. 河东柳顾言很看重他。
点评:总得有伯乐。
2. 友人李伯药常称扬他说:“刘四即使骂了人,人都不恨。”
点评:想必是骂得到位、却不辱人。
3. 刘祎之少年时代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一起以文章知名。
点评:治世文章?辞藻文章?兼而有之?
4. 密令刘祎之参与决策,来分担宰相之权。
点评:名不正言不顺,这个做法似乎隐患重重。
5. 刘祎之有姐在宫中为内职,武则天令他去探望荣国夫人的疾病,刘祎之私下偷见他的姐姐,因此被流配隽州。数年后,武则天又上表请求高宗召刘祎之回京,拜中书舍人,任相王府司马。高宗对他说:“相王是我的爱子,因为卿忠孝之家,我想凭借卿高尚品德做师范,能够出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
点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怕是一不扶还得倒。
6. 有人诬告刘祎之收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的钱财,又兼与许敬宗的妾有私情,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讯此案。王本立宣读太后的手敕,刘祎之说:“未经过凤阁鸾台,怎么能称敕呢?”武则天得知大怒,以刘祎之抗拒天子的刺史罪赐死于自己家中,时年57岁。
当初,刘祎之已经下狱,睿宗为他申辩,刘祎之的亲友都以为太后一定会宽宥,私下庆贺,但刘祎之说:“我必死无疑。太后临事独断专横,威福全由自己的心意,皇帝上表,只不过使我加速致祸罢了。”
点评:睿宗的能力远不能胜任那把椅子,多亏有好儿子。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