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2023雨果奖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中国作家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他也由此成为继刘慈欣、郝景芳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作品奖的中国科幻作家。
这是全球科幻文学领域最高奖项——雨果奖首次在中国揭晓和颁奖。上海建工装饰集团总工程师连珍在现场观看了这一盛况,她并不是彻底的科幻迷,但仍因此而激动不已。因为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场馆成都市科技馆,正是由上海建工装饰集团担任装饰全专业EPC总包,并于10月初刚刚建成交付并投入使用的。
让科幻成为现实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成都市科技馆,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外观仿若一朵星云,“漂浮在湖面上”。立面采用灰白色蜂窝铝板和玻璃幕墙,利用铝板金属光泽,充分展现建筑的科技感与未来感。同时,屋顶以装饰铝板与光电玻璃,演绎古蜀文化的金箔意象,实现现代科幻风格与古蜀文化意象穿越千年的对话。
但是,这个充满震撼力和想象力的设计,要转化为现实,并不简单。
比如,科技馆主入口中庭是一个灵活流动而又宏伟的空间,凸显一种零重力和无时间空间的科幻体验。中庭室内斜贯空间的飞天梯,就是项目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大的亮点之一。扶梯外包覆的是660平方米超大面积、内外双层结构、8K高清光洁度的镜面无缝不锈钢装饰艺术表皮,与“克莱因瓶”内外无界的空间结构异曲同工。但要完成它,施工中需要对这一表皮系统的结构加以优化设计创新。
飞天梯旁,是状如“大眼皮”的中庭异形曲面结构。连珍说,整体造型最大难点在于适配双曲GRG饰面的异形钢结构体系,实现毫米级精度的建造。
再比如,可容纳3500人的雨果厅,墙顶采用的是近6000平方米超大面积双曲异形超高穿孔率银蓝色金属漆GRG,同时,取自“太阳神鸟”意象的羽毛线条连接天花板和墙壁,以呈现轻盈灵动的韵律层次。
“这种异形曲面的设计,对建造很有挑战,我们就要想尽办法,既追求精度,又追求艺术效果,让大师的理念完美落地。”连珍说。
为此,在建造过程中,装饰集团深度运用BIM技术,大胆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创新,不断研发应用智能装备,结合AR辅助追求极致工艺效果,以数字设计与工业智造实现可视化施工交底,让“科幻巧思”从设计变为现实。
比如,项目团队对飞天梯表皮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创新。同时基于BIM正向设计指导表皮系统板块数字化拆解、模块化预拼装、现场地面分块组装、工业化整体吊装,结合多轮高精度焊接打磨,最后用3D扫描技术检验最后的尺寸,精确到十万分之一的平整度,打造出了8K无缝镜面不锈钢饰面极致工艺效果。
对于大眼皮,则是在施工过程中,将数据导入BIM模型进行比对;结合智能放样机器人测量定位放样,对有误差的钢架位置进行补偿修正,结合AR辅助可视化验收,实现适配多曲饰面的异形钢结构体系毫米级精度建造。
在雨果厅,是通过智能建造系统性解决方案,将24片羽毛、5960平方米的异形饰面,调优解构为1160块单元模块,从设计端提升超大面积异形饰面加工和安装效率。
最终,项目团队在150天的超短工期内,完成了这一8万平方米景观面积、3.2万平方米精装面积超大体量,且要体现极致科技感的任务。“其中还遇到了另外一个挑战,就是装饰、土建双阶段EPC总包是交叉施工、协同作业的,所以确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连珍说。这也是继迪士尼项目后,装饰集团第二次成立集团直属项目部来推进。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能够完成这一高难度项目,更得益于装饰集团近年来的创新研发和集成应用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装饰建造核心技术。
20年数字化转型
作为上海建工全资子集团中唯一的装饰专业公司,装饰集团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
彼时,从1998年到2003年,前前后后有6年时间,装饰公司(2013年更名为“装饰集团”)的产能规模一直徘徊在3亿元左右。虽然靠着金茂大厦、国际会议中心、上海科技馆、浦东国际机场等一系列大体量、高标准的精品装饰项目,但“企业停滞不前,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在10月11日举行的第20届工程师节上,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利雄说。
“装饰行业20年前大家都觉得门槛不高,认为成立一个项目组,找个施工队就能去干,但我们比较早地意识到了行业的发展趋势。”连珍说。
2003年,装饰集团出台了首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规划文件——《2003-2005年三年发展纲要》,提出要在三年内成为具备装饰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一体化服务能力,能满足境内外客户对建筑装饰空间提出的各种专业要求的综合性企业,成为上海建工产业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装饰集团开始在数字化建造技术、工厂预制装配技术等新技术领域加快实践,并在全行业率先提出像工业化造汽车一样做装饰的理念,率先探索服务个性化装饰风格的装配式装修模式,率先完成个性化装饰风格的装配式装饰工程。
2013年,装饰集团首次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梦幻世界装饰工程中使用了BIM正向设计,通过三维扫描、3D打印等技术定制了上万件装饰艺术构件,实现大型复杂装饰艺术构件的数字化与工业化技术融合应用,最终完美呈现了迪士尼奇幻童话城堡的外立面效果。
另一个标杆性的项目,是2018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建设。基于研发成果,装饰公司运用成套数字化建造技术,实现了3万平方米异形曲面吊顶、无脚手架、毫米级精度、无碰撞、一次安装交付的装饰工程重大技术突破。
之后,上海天文馆、北外滩世界会客厅等,也都成为装饰集团的代表性项目,推动其从原来单一的装饰施工型企业拓展到包括室内设计及陈设、幕墙设计与施工、展览展示业务和木制品加工在内的集约型企业。
近年来,装饰集团发力数字化建造、绿色化建造、幕墙精致建造、文化创意设计与布展、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及既有建筑综合改造五大专项技术板块,开展大型豪华邮轮内舾装、新型材料与施工工艺、智能施工装备等新兴领域技术体系研究及拓展应用。
2021年,装饰集团的技术成果——《大型公共建筑的异型复杂饰面装配化绿色建造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装饰企业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
2022年,装饰集团首次主持上海市科委项目《模块化空间可逆式绿色低碳数字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首次获评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认证;首次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代表着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路走来,我们的技术创新对重大工程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逐步提升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建造技术的能力水准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品牌技术的初步打造,有效提升了装饰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也较好彰显了对建工全产业链联动的支撑作用。”王利雄说。
技术实力很快转化为经济效益。2020年起,装饰集团实现了历史性的“三连跳”——2020年,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100亿元,连续五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超24%,全国装饰百强排名第九;2021年,年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双双破百亿元,全国装饰百强位列前三;2022年新签合同额160.48亿元、营业收入138亿元,全国装饰百强排名提升至全国第二。
数字化转型引领战略三步走
站在百亿规模的新起点上,装饰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又将如何推进?
“未来整个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必然是数字化、工业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王利雄说。装饰集团提出了三大战略,其中之一,就是数字化转型引领。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也表示,建筑行业目前正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等现实难题,靠什么来解放劳动力,靠什么来突出重围?就是要依靠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
“十四五”上半期,装饰集团通过重点专项科技攻关,完成了建筑遗产修复与城市更新、数字建造与工业智造、建筑幕墙设计与建造、邮轮内装设计与建造等专项领域的技术攻关工作,实现了国内首艘大型邮轮内装研制的零突破,形成了以数字化整体贯通,工业化与智能化赋能的多元融合发展新技术体系,为装饰全产业链贯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下来的数字化转型引领,王利雄表示,第一步是以设立“数字建造研究中心”“工业智造研究中心”为两大抓手,持续打造具有支持价值开放共创的生态级新型能力,推进企业数字转型价值效益。
第二步,坚持实用实效,推动企业数字化“三个方向”的强化:一是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充分利用空间识别、人工智能、BIM等技术,推进数字化设计成果在装饰设计全过程的贯通应用,实现设计从“图纸交付”向“数字交互”转变;二是持续提升数字化建造技术应用价值,应用大数据和预测性工程分析技术,强化工程现场数据自动采集、状态全面感知能力,推动工程建造从“劳动密集”向“智能建造”转变;三是不断激发企业数字化管控的要素潜能,实现管理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达成“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的转变。
第三步,是明确“数字勘测”“智慧设计”“工业制造”“智能建造”四大应用场景,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要素能力(数字化设计能力、产品加工自主控制能力、工程现场智能管理能力、数据价值挖掘能力、知识创新应用能力),赋能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技术的研发创新是建筑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装饰行业的鲜明特征。装饰集团未来的发展,技术研发创新非常重要,势必要对自身提出更高层次要求。”王利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