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以前喜欢的歌手,我为什么喜欢他们?
林俊杰的也不错,但不知为什么,我对林俊杰没感觉,他有的歌专业水平并不低。他的歌有些只有节奏作伴奏,有主唱,能听得很清楚的就这两个。有些单调。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更喜欢陶喆,听了一下,可能因为他唱的装饰音比较多。就像安与骑兵音色独特一样,比较个性。
羽泉的歌我也不是每首都喜欢,曾经借了他的磁带写了几首谱子。好像是初三听羽泉的歌,一听就喜欢上了。现在再听,可能因为羽泉唱的是和声,水木年华唱的也是和声。羽泉的歌不是有人伴和声,就是有器乐伴和声。没有和声的曲子,也有另一条旋律线,写得相当丰富。
当时很多人喜欢任贤齐、谢霆锋,我问为啥喜欢,对方回答,好听。谢霆锋的声音也好听,我却不感冒。那种纯粹是发泄情绪的歌我没兴趣。
一首曲子好在旋律、和声、节奏型、装饰音、配器、风格,各种音乐要素有机融合,构成了动听的曲子。
听百川的歌,首先听到的就是风格,他的“羊”给我的印象太深了,这歌写得太绝了!对风格的把握如此娴熟。
许巍的曲子营造了一种安静的氛围,他的歌旋律有点单调,歌词有些简单,几乎都是重复。他的歌听起来简单,写起来却不简单。一条旋律线是长音,一条旋律线是非常密集的快速跑动,来营造安静中的流动。他是用音乐的形式来给听众营造一种安静的感觉,层次分明,混响恰当。
羽泉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很阳光,林俊杰很时尚,周传雄很温暖,韩红的歌充满感情,刘若英的歌有种淡淡的忧伤。
说说本专业的歌。我听的都是外文,不知道歌词是啥,比如意大利文、德文歌,也没注意过歌词。想过学意大利语,后来还是作罢,因为不学也没啥影响,虽然一直在用意大利语。
中国歌曲,听的都是各种风格的歌,旋律我都熟悉,歌词我都不会。
外国人认为中国只有旋律,没有和声。中国侗族的历史是用歌声来流传的。
莫扎特有首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最高音到f3,被称作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真好听,一般人唱不了。
莫扎特的曲子优美典雅,他最著名的是歌剧。
要听歌曲的话,要听舒伯特的歌曲,他被称为“歌曲之王”。
本专业我最喜欢莫扎特的曲子,不管是歌剧还是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