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术中及术后抗凝治疗,是减少血栓风险事件的关键。一项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韩雅玲教授团队的研究证实,术中应用比伐芦定并在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的抗凝方案,相比肝素单药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疗效。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上。
关于比伐芦定和肝素两种抗凝方案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此前,韩雅玲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首次提出,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高剂量延长注射(平均3小时)的治疗策略具有低出血风险,同时可降低因支架带来的血栓风险。相关论文2015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但国外部分临床研究结果不一致,主要是在比伐芦定应用的适应证、延长注射的时间、剂量及与肝素混用等问题上存在争议。于是,韩雅玲牵头发起了此项研究。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自2017年12月开始进行方案设计和准备,2019年2月正式启动。最终,在全国87家心脏中心共计入选6016名发病48小时内、拟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结果表明,与肝素单药治疗方案相比,术中应用比伐芦定并在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的抗凝方案可使30天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和大出血)的相对风险降低31%,其中全因死亡相对风险降低25%,大出血相对风险降低79%。同时,比伐芦定治疗使急性或亚急性支架血栓相对风险降低67%。
“对19个预设亚组患者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血管入路、P2Y12受体抑制剂等多数亚组中,比伐芦定的获益是一致的。”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梁振洋教授介绍,该研究入选了真实世界临床收治的心梗患者,较好地反映了临床实践。研究设定的主要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和对患者危害极大的大出血,临床意义重大。研究过程达到很高的质量控制标准,患者对研究药物和方案的依从性接近99%,30天随访率达99.7%,研究数据监察率达100%,有利于研究结论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据悉,该项研究被遴选为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最新突破性临床研究”,在主会场作大会报告。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阎红 通讯员 夏艳妮
编辑: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