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设立八年工作综述
2023-03-06 08:39  浏览:7453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 | 本刊记者 沈洋


2023年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工作会议现场 孙若丰 摄

“在巡回法庭挂牌设立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基层群众来说,可谓‘高不可攀’,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和最高人民法院产生联系。”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经理郭建华表示,巡回法庭设立以来,遵循司法利民便民的宗旨,真正做到了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倾听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难题,生动诠释了干群关系鱼水情。

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是新时代人民法院新面貌、新气象的一个缩影。

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巡回法庭工作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和建设,切实发挥巡回法庭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巡回法庭打造接地气的、群众‘家门口的最高法院’,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了身边的公平正义。”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对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称赞有加。

从白山黑水到南国大地,从西南边陲到三秦大地,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六个巡回法庭的相继设立,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公平正义在悄然滋长,就像种子撒向沃土,犹如梦想植入心田。

服务大局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划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决策。广东深圳这片改革的热土,再次见证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破冰”。

“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代表着国家司法形象,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为全国法院作出表率。”第一巡回法庭揭牌当日,首席大法官周强就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5年1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路上,迎来了一个新的司法机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三天后,在银装素裹的东北,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辽宁省沈阳市挂牌。

“我了解的一巡挂牌设立以来,认真遵循中央顶层设计,有效提升司法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巡回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说。

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惩治力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要改革部署,二巡把打击虚假诉讼行为作为优化东北营商环境的重要切入点,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到一巡、二巡挂牌,历时仅仅三个多月,创造了新设司法机构的“中国速度”。两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华丽”扩容,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巡回法庭相继在江苏省南京市、河南省郑州市、重庆市、陕西省西安市设立。至此,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完成了总体布局。

设立在六朝古都南京的第三巡回法庭,在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过长期调研论证和反复修改,该庭高质量完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并成功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法院联席会议机制。

第四巡回法庭牵头起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围绕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第五巡回法庭广泛调研,为精准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日夜奔走。

第六巡回法庭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西部大开发,起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保驾护航。

2018年6月29日,一个在涉外商事审判发展史乃至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在一巡(深圳)揭牌、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在六巡(西安)揭牌,并正式办公。

四年多来,作为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处理国际商事纠纷的常设审判机构,第一、第二国际商事法庭不断创新审理机制,优化审理程序,致力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中外当事人到国际商事法庭解决国际商事争议,为跨境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贡献“中国智慧”。

司法为民

“感动,真的很感动,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2019年8月7日,五巡接访了一位来自四川省大竹县的古稀老人。临走时天降暴雨,法警叫来出租车,打着伞一路搀扶把老人送上车。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公开后,赢得了网友们一片赞誉。

“人民”二字重千钧,巡回法庭念兹在兹。司法为民,在六个巡回法庭,都不折不扣地践行着,在每一个点滴的细节中,将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温暖带给每一位当事人。

调解是情理法的高度统一。虽然金钱横亘在面前,但人心依然有温度。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第二巡回法庭副庭长刘小飞在成功调解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时,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在拿到调解书后含泪感慨道。

重心下移、就地解纷、方便诉讼,这是党中央对巡回法庭的要求。正因如此,巡回法庭自设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六大巡回区内设立巡回审判点,庭领导、主审法官适时到所在巡回点开展巡回审判、信访接待和调查研究。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一般情况下都是案情复杂、矛盾尖锐,一判了之很可能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坚持诉调并行,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加强府院联动等途径,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时任四巡主审法官龚斌说。

“有访必接,来访必谈。”一巡“就地吸附信访”“就地化解纠纷”,自设立之初就把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作为落实司法为民的重要着力点,由专业法官对信访案件进行甄别审查,遇有重大信访案件或群体访时,调派主审法官前往接访。

2019年5月,三巡王岩审判团队赴江西宜春实地调查询问,成功化解了一起由房屋征收引发的政府信息公开及行政复议申诉案件。本案协调化解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个案效果,还为当地法院更好地处理杨某的其他涉诉案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体现了三巡行政审判团队进一步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

针对巡回区特点,六巡分党组提出了“一巡多效”工作思路,审判团队开展巡回办案的同时,走进工厂校园,深入农户牧民,实地了解社情民意,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就地化解矛盾纠纷,重视加强司法调研和对下指导,广泛开展代表联络、法治宣传、人才培养,努力实现一次巡回、多重效益。

“与人民群众的空间距离越近,心理距离才能越近。”时任六巡主审法官龙飞在调解成功一起当事人争讼多年历经多次诉讼程序的案件时深刻体会到,只有走出去下基层,才能看清社情民意,制订情理法融通的调解方案,使案件办理结果符合老百姓心中的实质正义,真正把矛盾纠纷吸附化解在基层和当地。

公正司法

不管什么样的案件,巡回法庭审理的案件对当事人而言,都是“天大的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则是人民法院的“头等大事”。

八年来,六个巡回法庭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一线的优势,围绕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等改革初衷,妥善审理案件,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了切身体会。

2019年4月10日,一巡再审宣判顾雏军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一案,撤销部分原判,改判其有期徒刑五年。据悉,顾雏军案是2017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依法再审的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之一,也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起再审案件。

2016年12月2日,二巡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得到了贯彻落实。

“我儿子虽然回不来了,但他的沉冤得以昭雪,卸掉了一直压在我心头的大石头,让我相信了司法的公正,相信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案件宣判后,20多年的申诉人——聂树斌70多岁的老母亲张焕枝给二巡送来锦旗。

此外,二巡设立以来,还妥善审理了孙氏三兄弟案、上海欧宝公司诉辽宁特莱维公司虚假诉讼案、黑龙江鸿基米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系列虚假诉讼案等一批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大要案,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在三巡审理的林某诉洪某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合议庭当庭宣判纠正原审不当判决,并对恶意隐匿事实、提起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依法处以罚款,维护了正常诉讼秩序,促进了诚信社会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案结事了,定分止争。2019年,四巡审结了一起行政案件,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写下了“向最高院第四巡回法庭十三团队致敬”的语句。这位当事人用这样的评价,表达了对四巡公正裁判的敬意与赞赏。

五巡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审法官的团队作用,对所有的二审案件和再审案件,都由法官召开庭前会议,明确双方的争议焦点,充分发挥诉讼民主,以最大限度缩短庭审时间,最大可能促成庭前和解,最大努力生成公正裁判。

“巡回法庭对审判程序、人员素质、工作责任心的要求更高,法官应更注重裁判文书的释法说理,维护司法权威。”每当当事人的手真心握过来的时候,时任六巡主审法官夏建勇都深深体会到群众对审判团队公正裁判的感激。

截至2022年12月,六个巡回法庭共结案86457件,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审判重心下移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改革创新

设立以来,六个巡回法庭不断夯实改革基础,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建立了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司法权力运行体系,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时任二巡主审法官的苏戈明显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过去,案件要层层签批,办案周期长,而现在彻底放权了,法官自己就能签发裁判文书,真正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大大调动了法官的积极性。”

为保证法官集中精力办案,巡回法庭所有党务、行政、人事、后勤等工作均由综合办公室承担,扁平化管理将法官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开展律师代理申诉制度改革,是四巡工作的一个亮点,有利于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实现涉诉信访法治化。”时任四巡主审法官李静然说。

为加强监督指导,统一裁判尺度,五巡探索建立“每月一讲”学习制度,即每月组织一次集体业务学习,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审判专家及巡回法庭主审法官授课,并向辖区各级法院等开放。

为提高西北地区的审判水平,六巡建立跟案进修制度,辖区高院每期选派两名民商事员额法官到六巡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案进修,由主审法官“一对一”进行指导和实战培训。

探索设立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是巡回法庭建设史上的又一件大事。2021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设立大会,六个巡回法庭在全国两会期间统一举行“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挂牌仪式,有效整合了此前分散的未成年人审判职责,强化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审判方式应用,在全国法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个个刻在当代司法史上的名字,一份份彰显法律精神、展现司法智慧的裁判文书,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推动法治进步的航标。正如五巡首批主审法官王丹所言:“巡回法庭的工作也许是短暂的,但法官的道路是漫长的。践行司法改革,实现法官梦想,我们永远在路上。”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3年第03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13期

编辑/孙敏


发布人:4dd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