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在便签训练营结识了红娟教练之后,她就邀请参加她举办的早起共读营。
从6.15开始,我跟小伙伴们一起计划6本书,分别是:
1.《这样读书就够了》赵周
2.《学会写作2.0》粥左罗
3.《加油吧,大脑》黄翔
4.《沟通的方法》脱不花
5.《财务自由之路》博多·舍费尔
6.《人间值得》中村恒子
直到今天,我们已经按照顺序,读完了第5本,休息一周后,就要开始读最后一本书啦。
回顾跟小伙伴们一起共度这5本书的时光,我的感受是快乐、有用,做到了深度学习。
由于我们不是每天每个人都要分享,而是是排期在线轮流分享,所以格外珍惜自己要分享的那一天,读书的时候要比不分享的那天更认真。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样的分享方式对于分享者当然是深度的学习,但是对于旁观者就不太构成学习的促动力。
还记得我在读前面4本书的时候,在没轮到自己分享的日子里,进入线上会议后会直接接着睡觉。
一是因为,实在是太困了。
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也像我这么干。
二是因为,有少数分享者的输出内容,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有那个时间听她啰嗦,我还不如直接睡觉。
当然,这个是绝对不可以说的大实话。
三是因为,有时候自己确实没什么想法也没什么观点,书籍的那一整个章节都打动不了我,我就没办法输出。
所以共读的好处之一,就是在该自己分享的那天得强制输出,或者听了别人的分享后自己有点启发后再输出。
所以最近在翻师父的简书“淘宝”的时候,居然发现他有谈到如何应用RFTS法进行共读,看得我那个心潮澎湃,立刻就准备公众号编辑发布。
今天终于编辑好了,师父已经准许我下周一周二发布,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娟姐发布了新的共读规则:
分享者人数,由原来的3人,改成4人。
每人分享时间,由每人6-8分钟,改为3-5分钟。
输出内容,由不做要求,改为了“原文-重述-经验-应用”的框架。
哈哈,这不就是RIA便签的框架吗?!
看来,娟姐也意识到了咱们共读营的一些问题,准备在我们的输出内容上做一些形式上的要求,以便提高分享质量。
下周一周二等公众号文章发出,我一定要第一时间甩个链接到群里,给大家更多的灵感。
我自己呢?
也准备把师父分享的RFTS共读指南内容中的T部分,打出一份模板出来,以便自己每次输出的时候应用。
这就是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啦~小伙伴们有没有参加共读的呢?你们的共读情况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