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对考古人的生动写照。他们常年奔波在田野间,往往在一处考古遗址上一扎就是几十年,把一生最好的年华都留在了那里。一代代考古人,以接续不断的努力和专业精神,在一个个探方里,刻下了自己的名和姓。
说到三星堆,就不能不提到赵殿增这个名字。这位三星堆考古队的老队长,半生情系三星堆。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他,回望来时路,心中对考古的热爱依旧不减。他用平实的文字回忆了考古生涯中的点滴往事,从中我们读懂了考古,也读懂了考古人。
——编者的话
作者1962年的北京大学入学证件照。作者/供图
走上考古路
我们这一代学者可以说完全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我出生在河北农村,1949年前后我家曾住在天安门广场西面,即现在人民大会堂东门一个叫“小四眼井”的胡同里。五六岁刚开始记事时,正好赶上北京解放,我最初和最深的记忆,就是跟着大孩子跑到前门去看解放军进城,开国大典时挤到长安街边上去看马队和大炮。
从小学到大学
1950年,我开始读书,在北京上小学中学大学,在学校入队入团入党,到1966年正好读完了17年。我在家里的八个兄妹中排行老六。母亲后来回乡长期住在农村,所以我从小就喜欢在外面玩,家里人说我的心很“野”,戏称我是“野心家”。20世纪50年代,我心中的偶像是苏联的高尔基和保尔·柯察金,并学着“走向生活”,去郊游探险,曾步行到卢沟桥、黄土岗、南苑等处游玩野餐,也去过北京城内外的很多寺庙古迹,并开始坚持记日记、写游记。这正好与日后学考古要求的“四勤”,即腿勤、眼勤、嘴勤、手勤习惯相符合。
初中毕业时,因家庭困难,又不想上技校,我被保送去读了管吃管住并能保证上大学的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预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如语文课就是从《诗经》的首篇《关鸠》逐步学起的,使我对古文产生了兴趣。
预科和高中一样是三年。第二年要分文理科,我本来的兴趣是想学地理或地质。但因一篇《团城游记》作文被选成范文,老师说我学文好些,就上了文科班。
1962年调整时期,说预科不能保送了,全要参加高考。老师说,师院会优先录取的,让我们放开去考,结果我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分班时听说有个考古专业,正好符合自己的爱好,于是就进了考古班,从此与考古相伴一生。
60年代的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有一批著名学者正是当打之年,以苏秉琦主任为首,吕遵锷、严文明、邹衡、俞伟超先生教我们新旧石器、商周、秦汉各阶段的考古学通论,李仰松等先生教古文字和考古技术。1965年,李伯谦老师带我们班去安阳殷墟实习,发掘了新石器遗址和商代墓葬,进行了考古调查,完成了室内整理,并编写了发掘报告。苏秉琦先生还专程到殷墟小屯工作站驻地来进行指导,使我们受到了较好的专业培养和训练。
1965年10月,作者出发去安阳考古实习前与家人在北大校门前留影。作者/供图
考古实习记略
六年的大学生活,对我影响最大、收获最多、印象最深的,当属去安阳的考古实习。1965年下半年,我们考古班在李伯谦老师带领下,到安阳进行考古实习。1965年10月,全班18位同学进驻安阳大寒镇,分组发掘“鲍家堂”和“大寒”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寒”组由李老师直接负责,还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山东队队长高广仁先生担任工地指导;我在“鲍家堂”组,工地指导老师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魏树勋先生。
魏老师是50年代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的学长,安阳工作站负责人,操一口河北土话,很爱说笑,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他干起工作来既耐心又严格,手把手教我们从布方、认土、分层发掘学起,到寻找“现象”,找坑边,清理器物,再到绘图、照相、做记录,样样做得精准利落,使我们受到了严格而系统的训练。特别是牢记了“认土、找边、清器物”的考古发掘“七字诀”,也把课堂上学的“地层学”“类型学”和各种考古知识一下都“盘活”了,更明白了现代的科学考古是一定要从田野工作做起的。在我负责的探方中,发现了几个保存完好的 “袋状灰坑”,出有完整的彩陶罐和狗骨架等,能亲手把它们挖清楚,讲明白,这些都让我对考古产生了强烈兴趣。
发掘结束后,魏老师又带我们去濮阳、内黄、汤阴等县进行了考古调查实习,学方法,长见识。他反复强调搞考古要做到“四勤: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并带头去做。他到哪里都能与当地的老乡打成一片,对什么现象都感兴趣。如在汤阴考查周文王被拘而演“周易”的文王庙时,发现土台周边断崖上有两三米厚的文化层,有白灰面的房屋遗迹和新石器与商周时代遗物,就马上组织我们测量地层、采集标本、做好记录。他具有考古人所特有的一种冲动:一定要自己动手动脚找出新东西来。
这对我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0年初,我与范桂杰等调查到三星堆砖厂时,我们径直奔向取土的断崖,发现上百米宽、一米多厚的文化层,采集了数百件标本,确认了文化堆积的时代及其重要性。我们回去后,向博物馆做了紧急汇报,从此开始了三星堆遗址连续数十年的正式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与当年考古实习所获得的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回到安阳考古工作站,我们又去了安阳纱厂,每个人都单独发掘了一座商代墓葬,之后就转入了室内整理。这是考古工作的又一个重要阶段,由李伯谦老师指导进行。从出土器物的清洗、拼对、修复、复原、绘图开始,一切自己动手,从头学起。大家对发掘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制作器物卡片,完成了各自的“探方记录”。然后对出土器物进行“分类排队”,即按用处分类、按形状分型、按地层和形态变化分式,进而查对资料,确定遗址的性质,我们发掘的“鲍家堂”被认定为“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最后大家分工协作,编写“发掘报告”,我被安排撰写“鲍家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李伯谦老师特别指导我们按“分类”“分期”“定文化”三个要点,对整个遗址的地层、遗迹、器物仔细分析研究,进行文化的分期和定性。他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考古报告的写法,并找出样本供大家参考。经过艰苦努力,我终于独立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考古报告,并被评为“优”。
2012年初,为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成立60年,学校来人到我家里采访,说我的《实习报告》还保存在学校,并给我带来了一个复印件,让我喜出望外。现在看来,这篇报告还很稚嫩,但却是我考古生涯的“处子作”,能够达到要求,为我一生的考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老师们手把手教给我的考古技能和专业精神,使我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文标题:与考古一生相伴(一)
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