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闽、台两地“假作神语”的故事
2024-10-27 07:12  浏览:1086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42.闽、台两地“假作神语”的故事

福建泉州通淮关岳庙右侧之三义庙左壁有碑,其文曰:“云游到此,特有数言传布人间,速进纸笔来。吾乃大汉关云长也,奉玉皇命巡察人间善恶。云游到此,适见汝辈戏演吾像,以供笑乐,不忍不教而诛。夫演戏祀神,将以敬神也。敬神而转以慢神,于心何安?吾居天阙,掌天曹,位列奎缠之舍,职分挂籍之司。眼见世人图予像、塑予形、朝朝崇祀,亦可谓知有礼者矣。然至酬愿供神,演唱之间每以予形为戏侮,不敬之罪,稍知礼义者忍为之乎?剧本多矣,何必戏演吾旧事。吾本日特来附乩,汝辈可以传布世人,互相劝戒,切勿以敬予者时而戏侮及余也。信予言者,积善获福无疆;慢予言者,侮辱必遭天谴。速将吾谕言,贴文衡殿通晓。嘉庆二十一年岁丙子六月初七日下午,台郡宫后街鼎行演唱梨园,摘三国临江会一节。行中圣像前炉光发越,不知觉悟。已而台上假托圣貌之人突然跃舞,就手中所执木剑乱砍装鲁子敬者。如真欲杀声势,随即颠仆,莫知其身,口授此语,令书以示。伏思,圣言本不可侮,况圣像乎?爰敬录之,以昭神赫,以示世人。彰化生员林光夏熏沐 书。嘉庆贰拾有肆年岁次己卯捌月拾伍日 泉郡下民奉命择 立。”这个石刻本的神明故事,乃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5年)六月初七日发生在台南宫后街鼎行,最初以手写本张贴于“台郡”文衡殿;三年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八月十五日,“泉郡下民”将这故事泐石立碑于泉州通淮关岳庙。于是,从“台郡”到“泉郡”、从手写本到石刻本,该神明故事的泉州石刻本留存至今已有200余年矣。

该泉州石刻本的神明故事,袭用的是“假作神语”的套路。福建漳浦县盘陀镇东林村东林庙右侧,有《山西夫子乾隆壬寅显乩指示祗适》碑。碑文记的故事是:“乾隆壬寅”(1782年),东林庙主神“开漳圣王”为保全庙之“龙运”,“肃请山西夫子(按,即关圣帝君)共襄此事,多蒙夫子聿来胥宇,丕称龙运有伤”,令民不得开井筑墙伤庙之“龙运”。“开漳圣王”发表“圣谕”,传达“山西夫子”的“指示”,东林庙主事者于“乾隆岁次乙巳(1785年)季夏吉旦立石“以记。显然,这是一个石刻本的、双重的“假作神语”的神明故事。至于“假作神语”的说法和做法,清代道、咸年间任分巡台湾兵备道的徐宗干(1848—1854年在任),在其《壬癸后记》里有很生动的描述:“壬子(按,清咸丰壬子即1852年)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神诞。前期,台人循旧俗,迎嘉邑(按,台湾嘉义县)北港庙中神像至郡城庙供奉,并巡历城厢内外而回。焚香迎送者日千、万计。历年或来、或否。‘来则年丰民安’,贩贾藉此营生,而为此语也。前任或密嘱住持卜筊,假作神语,以为不来。愚民亦皆信之,省财省力,地方不至生事,洵为善政。然祈报出于至诚,借以赡小民之贸易者,亦未可张而不弛,且迎神期内,从未滋事,故听之。十五日,同镇军谒庙,男妇蜂屯蚁聚,欲进门非天后神轿夫执木板辟易之不得前。偶微服夜巡,自宵达旦,用朱书‘我护善良,进香须做好人,求我不能饶你恶’云云,简明告谕;并大书‘贩运洋土,船破人亡’八字于殿前,乘其怵惕之心以道之。神道设教,或可格其一二耳。”

附带言之,近年时或有台湾政界人物称神明托梦“要我出来选举”的事。他或许真的做梦、或许“假作神语”也。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点击查看
顾盼两岸微信合集

点击查看
话说两岸微信合集


发布人:9b9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