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寒节气的降温,年味也越来越浓啦!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十分悠久,大家知道唐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让我们一起翻开《唐朝人的生活》穿越到唐朝的新年吧!
唐朝人的假期可多啦!“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前三后四日”。这里的“元正”,指的就是正月初一,也叫元日。唐朝人也拥有黄金周,是不是很有意思?有这样的悠长假期,唐朝人的年底和年初的关键词只有一个,那就是“过年”。
唐朝人过年非常讲究仪式,从皇帝到百姓,无一例外。元正(正月初一)当天,皇宫中会举行盛大的朝会仪式,称为大朝会。这天,长安城内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宫中烛火通明,布满各种旗帐。皇帝穿着礼服,乘着轿子来到现场,面向南边而坐,接受大家的朝拜。
除夕夜,唐朝人会举行进傩(nuó)仪式,通过仪式迎接神灵,驱除疫鬼,参加的人都要扮成鬼神的样子。另外,家家户户都会在庭院或大门前堆上木柴点燃,以辟灾、助阳气,称为庭燎,这是守岁的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子初时(约23点),大家会把家里破旧的扫帚拿到庭院中烧毁,这样可以让仓库不空虚。四更时(凌晨1点到3点),人们取出麻子、小豆各27粒,让孩子拿着走到井边,许愿后投入井中,以祈求来年不遭遇伤寒或瘟疫。
元正(正月初一)当天鸡鸣时,每家都会在庭院前爆竹驱邪避害,同时说“万岁”。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爆竹,并非是今天的鞭炮,而是将竹子点燃,发出爆裂声,也叫做爆竿。门口两边,要挂上用桃木板做的两块仙木,也叫做桃符。说到桃符,大家一定会想到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吧,过年的习俗真是代代相传呢!
天亮后,大人、孩子按照长幼的顺序拜年。这一天,每家还要把破旧的鞋子拿出来,在庭院中埋掉,据说这样可以让家里出当官的儿子。元正之后,长安还有一种“传坐”(也有被称作“传座”)的风俗,即邻里之间按照次序邀请他人到家中宴饮。唐朝人宴饮都喝什么酒?就等大家亲自来书中寻找答案啦!
最后,分享一首唐朝诗人歌颂新年的诗词。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预祝大家春节快乐!
编辑/制作:石赜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