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书评:《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政府行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博弈结果
2023-08-11 18:39  浏览:1101  搜索引擎搜索“错改B2B”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错改B2B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书名就是本书内容完整的阐释,不同于单纯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这本书定位社会学。内容上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通过对经济发展、政策落实等方面做的调研结果,以此来反映政策下达执行情况、对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发展影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地方政府哪些行为带来调整。以利为利的含义,是纯粹以利益获取作为自己的业绩目标,在国家政策不断调整期间,地方政府始终层层加码、以不计成本为目标导向。至于副标题,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具体说的是从财政包干制到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中的矛盾点。


时间背景从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到千禧年。本书重点主要是政治方面的政策落地,以及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政府行为的变化。其中焦点集中在财政包干制的情况分析,以及调整后分税制的各地执行情况。


所谓财政包干,基本的思路是中央对各省级财政单位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包干,具体是地方增收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留用,对收入下降导致的收不抵支则减少或者不予补助。这实际上是中央对地方的分权体制,有利于推动地方的经济增长(毕竟增收部分按比例留在地方统筹支出),当然这是相比于改革开放前政府对地方上事权和财权收放政策而言。


虽然财政包干制对地方经济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90年代初矛盾也日益突出。财政包干制使地方积累的大量的财力,而中央的财政收入比重过小,“诸侯经济”的态势初步形成。这不但降低了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中央政府的权威也收到影响。新一轮改革呼之欲出。


分税制改革改革比较复杂,简单说就是“财税分家”的改革,将征税的权利直接集中在中央,在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下拨到地方。同时也算是事权和财权的分离,对于中央而言只管收税(当然也会补贴地方),对于地方而言,该做的工作没有变化,只不过钱袋子不在自己这里了。这样虽然财权集中到了中央,对于中央是利好,但是地方财政却是捉襟见肘,只能通过预算外收入来填补空缺,比如土地销售和租赁,便是很好的途径。千禧年之后,工业增速远低于土地创收,就是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局面之一。本书要探究的,正是深入县乡两级,考察调研财政改革对于地方的影响,或者说对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听闻初版的书籍,每增加一张图表,图书销量就会减半,这本书的图表真是铺天盖地,特别后半部分。比如湖北孝感某个镇在2003财政收支情况,这样一张表的数据是为了让作者的论述有实际的数据支撑,但是于我来说没有参考的必要,当然我也是直接跳过不看。对于调研过程笔墨过多,对于普适性的结论太少,而后者正是我所需要的。本书更像是专业性学术调研报告,不能算是大众通俗读物,或者说受众不是我这样的外行人。


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在论述方面,相对于其他政治类的书,阅读难度很低。虽然会有很多专业术语夹杂其中,但是整体是能读的下去并且能看懂的,相对比较亲民。其实这类书自有他的价值价值,可以让我们了解国家以往的政策,正所谓以史为鉴,以往鉴来,只是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已。


我肯定是外行人,之于这类书,我就好比是一个婴儿,这类书就是磨牙棒,虽然表面上没什么营养,但是对我的发育成长是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也是“来之不拒,莫问前程”。相对于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本书这个磨牙棒很遗憾是十多年前生产的(十年前初版),成分是二十多年前的(写的是20世纪末的改革),不如《置身事内》来的“新鲜”。

发布人:0a8d****    IP:106.39.6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