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笔记4
一、重视规则制定前的基础工作。
无论给孩子制定的这个规则或计划多么“小”,都是一件严肃的事,家长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它,为了更好地实现它、完成它,就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力求做到最好,一个步骤也不能落下。家长重视,孩子才会重视它。
二、制定规则时应避免两极分化的方式。
孩子需要过渡和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这个过程,并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撑和鼓励。家长要清楚“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律能力”和“让孩子处理所有的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耐心的沟通和引导,实际上是给孩子一个有力的心理支撑,让孩子知道,这个规则不是妈妈独断专行的产物,而是妈妈会考虑到自己的实际困难,顾忌到自己的感受。同时,也给孩子一个提前演练的过程,比如说执行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让孩子自己思考处理方法。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这个协商的过程中,演练得越具体越好,有了具体的标准,在执行的时候才更清晰,孩子也不至于会因为频繁出现突发状况而打破规则。
三、协商时重视孩子的心理因素。
孩子如果对父母太过依赖,会形成一种和父母“共生”的心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希望父母完成,但是遇到不想让父母管的事,就想把父母推开,不许父母干涉自己的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要纠正原有的模式,也需要看到孩子的这种“心理无力感”,和改变有可能给他带来的“被遗弃感”。
这种遗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遗弃,而是一种潜意识的感受。
被家长包办替代和控制较多的孩子,一般而言,内心的建设是不够的,他们的心理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遇到外界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产生恐惧。这种恐惧的深层次体验,就是无力感或被遗弃感。
家长需要注意这一点,而不是单纯地站在评判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居然连这么点小事都不想做”“这个孩子的依赖心太强了”“必须让孩子把习惯转变过来”……这种类似的视角上,就会忽视这个内心力量薄弱的孩子背后的心理诉求。
孩子只有在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满足,才能在执行规则时更有力量。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表达背后的真正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