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PP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一部微电影《无憾人生》,提升了人们对一种罕见疾病的认知水平。这个令人烦恼和痛苦的病种,就是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
眼下,皮肤病病种五花八门,多达2000余种,初次患GPP的患者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这种疾病的危害。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高兴华说:“千万不要小觑GPP,它是一种罕见的、可危及生命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GPP可反复发作,也可持续性存在;可伴发肝肾损害,也可因继发感染、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疾病发作可导致住院,并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脓毒症。疾病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严重程度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悉,GPP在不同区域的患病率不相同,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国内银屑病的患病率为0.123%,银屑病患者中脓疱型患者占0.69%;2016年,GPP的粗患病率为1.40/10万。
重视GPP早期临床表现
事实上,GPP不同于寻常的斑块状银屑病。由于公众认知度低,所以该疾病常常被误诊,但其症状表现仍有“蛛丝马迹”。
从临床实践看,两种疾病均可能出现皮肤大面积发红发痒、极度干燥、龟裂、呈鳞状,但GPP患者皮肤会大面积出现充满脓液的脓疱,常伴有痛感,还可能伴发高热等全身症状。
高兴华介绍,GPP有5种主要临床类型,包括急性GPP、妊娠期GPP、婴幼儿脓疱型银屑病、环状脓疱型银屑病及局限型GPP。
急性GPP是少见的重度银屑病,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诱发的、不稳定的疾病状态,可由急性感染、治疗不当等因素诱发。成人GPP发病前多数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而儿童GPP发病前多无寻常型银屑病病史。
除了有皮肤表现外,GPP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若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GPP患者一般发作时会有寒战、发热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关节痛、肌肉疼痛、乏力厌食、皮肤起脓等症状。
此外,有些患者会合并“地图舌”,也有患者指甲受累,貌似灰指甲,实际上是GPP的表现。
期待“无疱”生活
在临床中,GPP往往控制不佳、反复发作,这是让医生最为头疼的事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高兴华解释,从疾病本身性质体现的病程来看,GPP和银屑病一样是“顽癣”,即祛除难,祛除之后还容易反复发作。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表现呢?
从遗传学的因素来讲,其一,某些患者的遗传因素几乎存在于所有疾病的发病中,像白细胞介素36RN(IL-36RN)、CARD14等;其二,所有疾病都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些诱发因素也会导致疾病症状的出现和加重。
一些人往往会觉得,身上起脓疱、发烧,就是感染了GPP;还有一些患者到非专业皮肤病诊疗机构就诊,往往耽误了宝贵的诊疗时机。
从专业角度来讲,表现为脓疱的其实不都是GPP,还有许多疾病也表现为脓疱。
谈到GPP的治疗,高兴华介绍,皮肤病治疗往往采用内治和外治两种手段。外治就是外用性药物,但GPP发作大多需要系统性全身用药。
GPP能否治愈?这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高兴华介绍,现在没有特殊手段让患者一次性用药后病情永不再现。
“尽量减少复发,让患者维持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状态,这是当下的最佳选项。作为慢性病,症状能够长期得到有效控制,我认为可以用痊愈来形容。”高兴华说。
那么,在临床治疗上,GPP诊疗还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呢?
高兴华表示,传统药物治疗周期长、起效慢,尤其是长期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令人欣喜的是,针对GPP治疗的突破性疗法正不断问世。靶向白介素-36受体(IL-36R)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spesolimab),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国内已同步完成2期临床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我们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度认可。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且上市之后,该药能尽快造福患者。”高兴华说。
对于医生而言,帮助GPP患者实现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项手段就是科普。患者需要明确的就是,要控制发病诱因,包括戒烟、戒酒、情绪把控等;再者,就是长期疾病管理,如果诊断明确要合理用药、规律用药,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GPP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对患者身心影响巨大。推动GPP作为罕见病之一被纳入罕见病目录,对患者而言可以期待更好的治疗前景。”高兴华说。
// 专家简介 //
高兴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副主编,《皮肤病治疗学》副主编,《美国皮肤学院杂志》《国际皮肤科杂志》编委。
文:邹欣芮
编辑:刘欣茹
审核:韩璐